經常出門旅行的朋友可能感受很深:相對于一些東南亞國家,甚至歐洲國家的旅游景點,我們中國景區的門票太貴,中國游客的旅游成本太高了!難怪很多人會說:“富人都在國內游,而窮人才會出國游!”
團城是一座外觀無棱無角的圓形城堡,初建于遼代,屬于一座典型的古代袖珍式城臺,內有許多明清時期古代建筑、古樹名木,還有三大著名“寶物”。由于團城的占地空間有限,總面積也不算大,5000平方米左右。據說,當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修北海大橋的馬路,由于團城影響了施工,還差一點被拆掉。
游客面前的是團城三大寶物之一的——瀆山大玉海(元代時期的墨玉甕,直徑1.5米,重約3500公斤),這件文物曾在明清時期兩次失而復得,最終還是乾隆皇帝花了千兩黃金才從民間購回。團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當時大遼國在此建陪都,在開挖南、中、北“三海”時用淤泥堆出了團城(當時被稱為“圓砥”)。后在遼、金、元、明、清等五個歷史朝代這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建和重建,掐指算算,團城距今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繞過“瀆山大玉海”所在的玉甕亭之后,就是團城的核心建筑——承光殿。在大金滅了大遼之后,金世宗完顏雍下令在今北海公園瓊華島和團城的位置上建了離宮。到了元代,北京首次成為中國的首都(元大都),團城上的離宮建筑也被氣勢更加雄偉的儀天殿取而代之。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下令對團城全面改建,于是建筑結構精巧、裝飾華美的承光殿建筑群最終落成。
如今的承光殿內藏有一尊外觀精美、鑲嵌珠寶、通體雪白的白玉佛,那是晚清時期,一位高僧云游緬甸時募化所得,后獻于慈禧太后。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城,大肆搶掠團城內的文物珍寶,列強見白玉佛精美卻無法搬走,氣急敗壞,于是用刀在玉佛的右臂砍下了深深的刀痕,至今清晰可見。此乃團城之內的第二大“寶物”。
每年三月中旬到五一勞動節之前,團城里面各種花卉盛放,整個小城里“花香襲人”。在承光殿的后身,就有兩棵樹齡均在200年以上高大花樹:一棵海棠,一棵丁香。每到花開時節,準會引來眾多的游客和攝影師,圍著古花樹拍照、觀賞。
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老團城,仿若一位被時光遺忘的貴婦。盡管古老,卻不會給人滄桑之感,仍華麗麗的地靜立在古老的皇城根兒下,等著你來參觀。那么,你來過北京市中心的團城旅游嗎?愿意花1塊錢看看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嗎?
喜歡旅行和城市周邊游的朋友,歡迎關注福大人,告訴你關于出門玩耍那些事兒!,其實哪兒都行!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