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下午 安順龍宮景區
貴州喀斯特地貌旅游資源,游覽完天星橋瀑布景區,已經過了中午。我們收拾行囊從賓館出發,到附近的小鎮去覓食。
游覽完天星橋瀑布景區,已經過了中午。我們收拾行囊從賓館出發,到附近的小鎮去覓食。
就是樟江風景區,位于貴州黔南州荔波縣,是一處風景絕美的景區,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組成。景區內以豐富多樣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類珍稀品種。
閨女在小紅書上發現附近有一家口碑很好的小菜館,很快就找到了。因為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菜館里已經沒有了客人。老板娘看到我們馬上起身相迎。
我們讓老板娘給我們介紹幾個本地特色菜,她向我們推薦了帶皮黃牛肉,布依豆米,瀑布小魚,百味辣子雞,貴州米糕和豆腐圓子。父親口味比較清淡,我們又給他點了一個時令蔬菜。
我們下一個目的地是荔波。上了高速,一路上看到很多龍宮風景區的指示牌。
我在來貴州之前做攻略時看到過龍宮風景區擁有三項世界之最:一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飛瀑;二是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龍宮溶洞群”;三是全世界天然輻射率最低的地方——“龍宮天池”。
6、南江大峽谷:南江大峽谷,距貴陽市六十余公里,以氣勢宏大的喀斯特峽谷風光和類型多樣、姿態萬千的瀑布群落為特色,是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都很高的風景區。跨江溜索更讓您心曠神怡,開心盡興。7、龍宮人間仙境畫圖:龍宮是。
這么好的地方就近在咫尺!怎么能放過呢?!計劃不如變化快,果斷決定,下高速,直搗龍宮!
龍宮就在黃果樹瀑布的上游,距黃果樹景區35公里。下高速時還是晴空萬里,到了龍宮卻忽然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貴州的天氣,真是一日三變!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結構:石灰巖,也就是碳酸鈣。2004年1月,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成功申報并取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i
我們坐了擺渡車,又步行了很長一段路,才進入景區大門。穿過長廊,明湖出現在我們眼前。
明湖是龍宮暗河水系的終點,因其湖水澄凈無暇如明鏡而得名,是典型的喀斯特湖泊。
我們冒著蒙蒙細雨沿著潺潺流淌的河水溯源而上,山道彎彎,滿目青蔥;河中奇石林立,似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嬉戲游玩,宛如群龍迎賓,所以明湖又被稱為稱臥龍湖。
“龍”字壁的龍頭、龍尾就是崖壁上天然石鐘乳,而龍身則是由九個不同字體的“龍”字構成。
由理學大師朱熹手書的“壽”字,壁立南山,正是“壽比南山”的吉祥寓意。“壽”字壁前龍門飛瀑濤聲似雷,如同潮水奔涌而來,形成“雷音潮壽”之景,寓意著龍王長生不老。
站在長壽臺上,循著轟隆隆的水聲轉身望去 ,便是一道高達50余米、闊約20余米的大溶洞口,宛若一拱門橫跨山巖之間,人稱“天下第一龍門。”
龍宮有一條地下暗河,河水自高向低,流經龍宮水溶洞后,匯集在天池,天池的水由龍門洞口噴瀉而下,便形成了絕妙的洞中瀑布——龍門飛瀑。
所謂“洞天開龍口 ,潭地攬銀河”說的就是這里。龍門飛瀑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
此時龍門飛瀑正值豐水期比平時的水量要大的多
從瀑布下方的龍橋向上望去,高34米的瀑水從洞窟頂部月牙形的天窗涌出,像一條憤怒的蛟龍鉆山劈石,噴瀉而下,搗珠噴玉,氣勢磅礴,萬馬奔騰,壯麗非凡。當地百姓將這一景象稱之為“白龍出巢”。
走近龍門,一陣陣水霧彌漫,分不清是天上掉下來的雨水,還是瀑布飛濺的瀑水,兩者交織在一起,撲面而來,更增添了龍門的幾分神秘氣息。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境內,景區內以豐富多樣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類珍稀品種動植物為特色,集奇特的山水自然風光與當地布依族、水族、瑤族等民族特色于一。
進入龍門深處,近距離觀賞瀑布,光線漸暗,瀑布似蛟龍出水,噴云吐霧,激流在腳下翻滾,向下游奔騰而去。水霧越來越大,瀑布萬馬奔騰的咆哮聲,震耳欲聾。
茂蘭喀斯特地貌聯系方式: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東南的茂蘭。茂蘭喀斯特地貌景點簡介:位于荔波縣城以東26公里處的茂蘭國家級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是我國中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上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較完好的一塊寶地,總面積130多平方。
看著腳下深不可測的瀑布龍潭,我們不敢再向前了。
從龍門有一條木棧道可以上山去龍宮天池。因為雨濕路滑,父母年齡又大了,腿腳不方便,怕出危險,我們決定坐觀光電梯上山。在依山崖而建的電梯里一邊俯瞰龍口美景,一邊體驗一步登天的感覺,這錢花得值!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寬闊碧綠的龍宮天池。剛剛還在為龍門飛瀑咆哮的聲勢心悸魂動,這一刻靜謐的湖水則讓人一下子感到輕松安逸。
天池的水來自龍宮的地下河,它的出口處則是我們在龍門飛瀑看到的月牙形溶洞天窗。天池和飛瀑上下輝映,別有洞天。
龍宮天池又名響水龍潭,海拔1170米,水深18米。天池是龍宮地下河的轉折點,因為河道加寬地下河水不斷融蝕巖體,導致溶洞頂板坍塌,形成了天池。龍宮天池是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
我們泛舟湖上,在龍宮天池中游走,蒼松翠柏四面環繞,湖水幽幽清澈碧綠。我們無心細細觀賞,急切想去探尋龍宮,去看看這里是否住著傳說中的龍王。
我們的小船隨著蜿蜒的地下暗河向前劃動,簡直就像進入了水晶宮。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映入眼簾。有的于洞頂倒垂,有的剛出水面;有的似群龍戲水,舞須弄爪;有的像獅子舞繡球,活靈活現;有的像一棵大榕樹,樹上還有一只啄木鳥;洞壁上布滿的石幔,在五彩斑斕的燈光照映下,像極了立體感極強的浮雕壁畫。洞中奇景琳瑯滿目,妙趣橫生,充滿了神秘色彩,與水面的倒影交相輝映,好像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龍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最熱7月平均21.9℃,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旅游休閑的康養福地。景區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于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全面、集中的景區,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