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是每個中國人
深埋于心的強大情感紐帶
本期紅色研學之旅
2、蓮花山公園,深圳市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qū)的最北端,占地面積194公頃,蓮花山公園東、南、西、北都有入口,其中,南面入口是主入口。2016年12月,蓮花山公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3、深圳革命烈士陵園。
帶大家探尋深圳紅色寶藏打卡地
回顧崢嶸革命歲月,追尋紅色足跡
01、甘坑古鎮(zhèn)紅色研學路線
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宣揚紅色精神,倡導愛國主義,甘坑古鎮(zhèn)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整合甘坑炮樓、家風家訓館、甘坑博物館、小涼帽農(nóng)場等主題鮮明的紅色資源,廣泛融合“家教家風”、“黨性教育”、非遺文化與客家文化,打造出集紅色教育、文化展示、體驗互動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旅游路線——甘坑紅色之路。
深圳紅色旅游線路,甘坑古鎮(zhèn)先后榮獲“廣東省家教家風實踐基地”、“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青少年培養(yǎng)示范基地”、“兒童友好實踐基地”等眾多榮譽稱號。
甘坑炮樓
傳承東縱精神,追尋紅色足跡
甘坑炮樓是客家人頑強品性和不屈精神的象征,承載著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忠貞不渝、百折不撓”的東縱精神,成為集東江縱隊革命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客家文化“三位一體”的綜合性黨員教育和紅色文旅體驗基地。
家風家訓館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家風家訓館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家教論述精神為指引,彰顯出篤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承發(fā)揚家風家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展現(xiàn)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羊臺疊翠,綠野仙蹤,如今的陽臺山不僅是深圳首家市級森林公園,也是標志性的紅色景點,來到陽臺山,既能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又能感受歷史的厚重。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坐落于龍華區(qū)白石龍老村,是。
甘坑博物館
探尋蝶變之路,感受客家民俗
甘坑博物館記載甘坑蝶變歷史軌跡,記錄甘坑古鎮(zhèn)在鄉(xiāng)村振興、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記載著甘坑青年參加抗日游擊隊、營救中國文化名人等甘坑革命老區(qū)的紅色故事,凸顯出甘坑客家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
02、大鵬所城紅色研學線路
積淀600多年歷史的大鵬所城是深圳的文化歷史之根。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存著大量近代英雄光輝事跡。在時代的發(fā)展中不斷與時井進,持續(xù)進發(fā)鮮活的生命力、豐富的歷史體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紅色研學地再合適不過。
大鵬所城海防文化展覽館
探尋中國近代海防要塞體系
2011年被評為深圳市首批紅色旅游景區(qū)。立新湖 獲評理由 無論是夏季豐水期還是冬季枯水期,立新湖水總是清澈見底、碧波粼粼,與不遠處的望牛亭山隔路相望,形成了秀美的山水景致,在城區(qū)實屬難得一見。8.8公里長的立新湖環(huán)湖。
10個渾圓的腦袋彼此相連,位于南門街盡頭的大鵬所城海防文化展覽館,“呆萌”的外觀掩蓋不住它豐富的內(nèi)涵,它集中展示了中國近代海防要塞體系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四方面功能。展覽館內(nèi)還有呈現(xiàn)中國“海防”文化風貌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物,每一件仿佛都在訴說著故事,待你探尋和遨游其中。
大鵬戴氏紅色印記體驗館
江縱隊司令部無線電總臺長戴基故居
歷史的車輪如何滾滾向前,唯有紅色基因永不褪色通過代代傳承,成為我們精神的歸宿、力量的源泉、成功的密匙。
劉黑仔體驗館
抗日英雄劉黑仔
“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從小到大,榜樣的力量無不影響著我們的成長,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大隱隱于市”的“神槍手”——劉黑仔,就是這樣一個給予人精神力量的抗日英雄。
三層高的逼仄小樓凝聚了劉黑仔英勇的一生,不同于枯燥乏味的“演講式”說教,隨處可見的2D化視錯覺,創(chuàng)新陳設墻繪、“場景+投影”等藝術(shù)、科技化手段生動再現(xiàn)劉黑仔的過往歲月。
精妙的巧思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感官體驗更,提升了游覽的“沉浸感”、“參與感”,來者仿佛“穿越時空”,和劉黑仔零距離、面對面地對話交流,圓了一個和榜樣“見面”的夢想。
03、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位于深圳市龍華區(qū)民治辦事處白石龍老村1號。該館于2005年9月3日建成,并免費向社會開放,2020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全館有當年作為營救“中轉(zhuǎn)站”的天主教堂(原址)1座、“勝利大營救”雕塑1座,以及展覽廳、大型浮雕背景墻等建筑。除了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外,該館也是目前嶺南地區(qū)收藏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史料及文物最多、深圳市唯一的主題性紀念館。
勝利大營救
保護中國“文脈”和精英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大梅沙東部華僑城 2、蓮花山公園 主峰建有4000平方米的山頂廣場,是深圳市內(nèi)最高的室外廣場。瞻仰偉人風采,看城市風貌,俯瞰福田CBD的好地方。全國紅色旅游景點之一,深圳市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電話
紀念館全面反映了發(fā)生在1942年初的“勝利大營救”,這次營救歷時近200天,從當時日本占領下的香港營救出了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等共800余人,以及英、美、印籍國際友人100余人。
這次勝利大營救保護了中國的“文脈”和精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建設和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堪稱載入史冊的光輝篇章。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會不定期開展《小小講解員》等各類特色文化活動和藝術(shù)展覽,大家可關注《龍華文體云》了解最新活動動態(tài)。
04、漁民村村史館
漁民村位于南湖街道,是全國首個“萬元戶村”。漁民村不是普通的村,是一個有故事、有精神的村,它濃縮和見證了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從邊陲小鎮(zhèn)到現(xiàn)代化國際化創(chuàng)新型城市的發(fā)展傳奇,留下了三代中央領導同志的深情足跡。
漁民村的發(fā)展史,是深圳特區(qū)改革開放40余年輝煌成就的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有力證明。
漁民村文化長廊
墻面浮雕展現(xiàn)重要節(jié)點
走到文化長廊的盡頭便是漁民村村史館的入口,步入村史館內(nèi),目睹著一張張浸滿時光記憶的老照片,細細聆聽講解員娓娓道來的漁民村歷史故事,往日的流金歲月仿佛歷歷在目。
漁民村村史館
主峰建有4000平方米的山頂廣場,是深圳市內(nèi)最高的室外廣場。瞻仰偉人風采,看城市風貌,俯瞰福田CBD的好地方。全國紅色旅游景點之一,深圳市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中英街 僅4米寬的街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是一國兩制。
珍藏老照片回顧發(fā)展歷程
漁民村村史館是“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館通過陳列珍貴歷史圖文和懷舊生活實物再現(xiàn)場景、視頻交互等多種方式,全面、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漁民村的發(fā)展歷程和時代精神總結(jié)了漁民村改革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
序廳用砂巖浮雕的形式展示了“勇立潮頭”村史展覽的主題,大屏幕播放著《乘風破浪再啟航》漁民村紀實片,全面展示了漁民村的發(fā)展歷程。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當家作主——深圳解放漁民上岸”、“共同富裕——全國首個‘萬元戶村’”、“和諧社區(qū)——舊村改造成功典范”、“先行示范——新時代新羅湖新漁村”。
路過羅湖橋時,村民們無意間發(fā)現(xiàn)深圳河水清魚肥,決定住在這羅湖山腳下U字形河套“犁頭尖”打漁,開基立業(yè),后演變?yōu)闈O民村。20世紀50年代,他們開始了上岸定居的生活。
連山公園是深圳最高的戶外廣場,在這里可以看到整個城市。1、東部華僑城東部華僑城是國內(nèi)首個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山谷生態(tài)公園和茶溪谷度假公園,集山地郊野公園和。
VR云游漁民村村史館
隨時隨地拿起手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帶你身臨其境
△掃碼云游漁民村村史館
每個展館均能實現(xiàn)“VR打卡”“黨史精讀”“分享評論”等豐富功能。
紅色文化飽含著革命精神
流動在民族的血脈里
遺傳在民族基因中
讓我們借助這些“寶藏”紅色基地
蓮花山公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還是深圳跑步、賞夜景、野餐、觀看市民中心燈光秀、放風箏的好地方。而且,蓮花山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是深圳好玩又免費的公園。6、大鵬半島國家地質(zhì)公園大鵬半島地質(zhì)公園是免費的。
重溫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
蓮花山公園是《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之一,也是深圳網(wǎng)紅旅游地點,MAIGOO小編推薦網(wǎng)紅景點有網(wǎng)紅樹(美麗異木棉)、網(wǎng)紅公廁、網(wǎng)紅地相親角、蓮花山廊橋等等。楊梅坑 位于七娘山脈與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長滿了楊梅的山丘,。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深圳大鵬所城文化旅游區(qū)、第一現(xiàn)場
本文由nvshiwu發(fā)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zhuǎn)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