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簡介:
山西省轄地級市
晉中市,山西省轄地級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山,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南與長治市、臨汾市相交,東北與陽泉市相連,西南與呂梁市接壤。晉中市下轄2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晉中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百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留有百余處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許多名人名臣出生于此。明清時期,晉中商人創造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的奇跡,以“貨通天下、匯通天下、富甲天下、誠信天下、家國天下”著稱,也孕育了彌足珍貴的太行精神。晉中屬太原都市核心區、山西中部城市群組成部分、山西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和物流基地,市城區緊臨省會太原,與太原形成“三縱十橫”路網體系。
晉中市十大旅游景點
1.平遙古城 AAAAA
位于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
2.靈石王家大院 AAAA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
3.綿山 AAAAA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
三、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王家大院的建筑,有著“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征。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四、石膏山石膏山主峰雄踞太岳山北段,系太岳。
4.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于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也是《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等30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點。如果看過這些電影,那你一定對這里的場景不陌生:成排高掛的紅燈籠、高高的磚墻、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飛檐、深邃的巷……
5.常家莊園 AAAA
住在蘇州的人可以去石湖或者金雞湖,那里風景好,空氣清新,遠離城市的喧囂,也可以沒事做放松一下。 8.晉中旅游景點攻略小米是晉中特色旅游云泉谷濕地公園的榆次古鎮。 9.晉中旅游景點自駕路線推薦雁門關到晉中-自駕路線約2小時52分鐘/210.6公。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
6.平遙雙林寺 AAAA
雙林寺(第三批國保)時代:明地址: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寺創建年代待考,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上“……
7.平遙鎮國寺 AAAA
1.王家大院在好玩的地方晉中,王家大院已經建了300多年了,規模和氣勢讓人感嘆。繞院走一圈要兩個小時,里面各種特色小吃好吃又不貴!錄取人數:35人時間:4月1日-10月31日8:00-18: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
鎮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是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
山西晉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旅游景點,那就是平遙古城了,平遙古城是國家5A級的旅游景點,也是山西亮眼的一張旅游王牌。平遙古城可以說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那么去往平遙古城有哪5個景點是不容大家錯過的呢?1、必去景點平遙古。
8.大寨景區 AAAA
9.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AAAA
10.平遙城隍廟 AAAA
城隍廟位于平遙城內城隍廟街中段,整個廟群坐北朝南,總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進院落。它是一所規制齊全,宗教、歷史文化、內涵豐厚的道教廟觀,除正殿和寢宮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布局規整、層次分明、氣勢宏偉、風格別致。臨街廟門之外……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芹泉鎮東山村 昔陽龍巖大峽谷龍巖大峽谷旅游區具有優美的山水風光,豐富的物種賦存,多樣的植被覆蓋,優越的避暑氣候,鮮明的地域文化和寶貴的歷史遺跡。在龍巖河的吳家巖2.5公里河段和葦地灣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