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又稱吳岳,古稱西鎮,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鎮山”之一,它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新街鄉西北,雄偉壯麗,直入云霄。吳山是中國歷史名山,曾有岳山、千山、吳岳之稱,是吳帝后裔——太岳部族與吳回部族發祥之地,也是我國祭祀吳帝、黃帝最早的地方。周秦王朝發祥寶雞,周秦帝王認為這是吳山保護之功,寶雞吳山景區最新消息,便將其封為西岳。據先秦史書記載,吳山為歷朝歷代帝王封禪祭祀之地,并被奉為鎮國靖朝之靈山,故被稱為“西鎮吳山”,乾隆《敕修陜西通志》將華山、吳山繪于陜西名山繪圖卷首。
西鎮吳山
遠觀五峰,云霧繚繞,崢嶸排空。于峰頂遠眺,群山如大海波濤,巨浪滾滾。沿五峰步步登高,峰回路轉,有大錦屏、小錦屏、一天門、牛心石、手板崖、棲霞島、王砭、仙庵遺跡、古城遺跡、將軍石、回心石、日近云低、鳳凰石巢、穿山洞、王婆洞、雷神洞、空山洞、仙人洞、九天圣母洞、飛云洞、判官池、晴巖飛雨、西鎮靈湫、玉皇湫、真人湫等50余處古載景點。靈應峰下有棲霞島,晨光中溫霞流彩,格外醒目,故稱為棲霞。吳岳老廟下一股涓涓細流懸掛在70余米的凹型石壁中,飛瀉飄落,猶如晴天灑下萬斛明珠,形成又一勝景——“晴巖飛雨”。
吳山景區不需要門票。吳山,俗稱城隍山,地處西湖東南面,蜿蜒起伏于繁華的市區之內,是游人最便捷的登山游樂處所。吳山高約100米,由紫陽、云居、七寶、峨嵋等10多個小山頭連成,山勢起伏,綿延數里。吳山曾有“第一峰”之。
吳山文物古跡豐富,歷史悠久,遠有戰國時期的李家崖古戰場,從周代開始,就作為國之西鎮,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設立吳山神廟。后歷代皇帝對吳山之神屢次加封,吳山之下的吳山廟規模也越來越大。吳岳廟內有三大殿,卷棚穿廊,大門樓建有會仙宮、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圣壽觀、欽差大公館、珍珠娘娘廟、道院、石坊兩座。還建有御香亭、仰止亭、振衣亭、激玉亭、嘯月亭、望海亭、倚云亭、鼓樓、鐘樓等。這些古代建筑宏偉壯觀,碧殿紅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飛檐走獸,更有通朝覲碑130余塊,四周墻鑲嵌有文人留下的頌詩贊詞。至今在山間石壁上,還留有古人摹刻的“云根雨脈”、“五峰挺秀”等多處巖刻。
吳山(好山、岳山、吳岳)屬于寶雞高山奇峽的著名旅游去。吳山原名好山,亦稱岳山、吳岳,位于寶雞市寶雞縣新街鄉西北的廟川村。乾隆《敕修陜西通志》將華山、吳山作為陜西名山繪圖列于卷首。吳山峰巒連綿,有17座。其中以鎮西。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