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苗寨的經典短句,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雷山縣,距離縣城36公里,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公里。因距離凱里太近,所以很多人把它當做凱里的景點。
的確,無論何種方式出行,經凱里去西江都比較方便。
西江苗寨,是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約有1000多戶人家,所以被稱為“千戶苗寨”。號稱是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較為完整的地方。這里有古老的苗族吊腳樓,風雨橋,有千戶燈火,還有苗寨歌舞等苗族傳統文化。就象一座天然博物館,展示著苗族漫長的歷史與發展。
我經常自駕游貴州,多年來卻一直沒把西江列入行程。主要是感覺它門票太貴,且聽聞那里商業化嚴重,游人又多。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縣是全國苗族人口居住較為集中的縣份之一。這里群體山聳立飛峰巒疊翠、民族風情古樸濃郁,有"茁疆圣地"之美譽。享譽中外的中國苗都--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就坐落在這里。西江千戶苗寨是世界最大的。
2020年,疫情突發,旅游也按下了暫停鍵。貴州情況還比較好,并對重慶游客推出了優惠門票政策,于是西江千戶苗寨便加入了我的五一黔東南之行程。
西江千戶苗寨有東西兩個景區門,自駕車也只能停在這兩個方向的停車場。車子是不能開進村的。所以行李只能背進去,對自駕者來說不太方便。無論北門還是西門,從進大門到寨子,都是有很長距離的,有景區車(20元可坐4次)。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全景
西江夜景
西江苗寨游玩路線
我們是從凱里方向開車先到朗德苗寨(不走高速),中午過后才到達西江苗寨西門。停車場很大沿平緩的山坡有幾層。停車費3元/小時,30元/天。
西江千戶苗寨西街
從停車場往景區游客中心走,須攜帶行李走過一條幾百米長的商業街-“西街”。我甚至幾度懷疑是不是走錯方向了。
到達游客中心,門票也已經在景區公眾號上提前預訂了,所以到了這里就直接掃身份證進大門,很方便。
進入西門,距離觀景臺有大約2公里。景區車只到長肖站,下車后還要步行至少400米左右才到觀景臺。
西江千戶苗寨景區路線圖
我畫了一張路線圖,方便大家了解西江的大致情況。
其中右邊橢圓綠色區域,是寨子的主要區域。
黃色線為通往景區的公路,自駕車先經過西門,然后經盤山路到北門。
棕色線是景區車的行駛路線,藍色是步行線路。
無論從北門還是西門進,都要坐景區車進村,也都最要步行很長距離,可根據自己預訂住宿的位置確定到哪個停車場方便。
我是住在觀景臺附近,所以車停在西門。
觀景臺位置是坡上,和坡下的一號風雨橋之間有觀光車。
村寨中間有一條河叫白水河,白水河上游的1號風雨橋位于寨子的盡頭,往下游依次是2號、3號、4號、5號、6號風雨橋。七號橋在小北門外面。記住風雨橋的大概位置,就不會迷路了。
河兩岸街巷是主要游玩區域,有很多餐飲店鋪。
1號風雨橋到小北門之間的有一條路面很寬的路,是寨子的主街,即“西江古街”,也是步行街,沒觀光車。中心廣場及博物館等都在這條街上。
在4號5號風雨橋附近可以直接走小路爬到觀景臺。
西江觀景臺
西江千戶苗寨景區-觀景臺
我進西門后并沒有坐車,背著背包走了約走半小時,直接走到觀景臺的。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共居住1300多戶,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總人數的99.5%。這里是中國歷史上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聚居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獨有,世界獨存的苗族最大的聚居地,是世界上最大的。
西江千戶苗寨
上觀景臺,先看看苗寨全景。
我訂的酒店就在旁邊,也是木樓狀,但內部結構是賓館形式的。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只是很多房間都比較小。
酒店的上面一層,可以觀景,比旁邊的觀景臺位置還高一點。
有些房間,通過窗戶就可以看景了,當然價格要貴些。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
中間平緩部分,是寨子的中心區域。
寨子中心位置有個表演場。
觀景臺-白水河
從觀景臺,沿小巷子往下走。
木樓之間的小巷子,很窄,有時也會很陡。一路上看到幾乎所有的木樓,都是酒店、客棧。
一號風雨橋“哿嗡僦”,也叫龍潭橋。旁邊有個景區乘車點,可以在此休息。一號風雨橋頭邊就有兩條分叉路,一邊是游方街,一邊是古街。整個西江千戶苗寨就由著兩條主街構成。游方街是沿白水河而建,古街就是苗寨以前的老街,。
西江千戶苗寨
沿途也有很多位置可以欣賞苗寨全景。也就是說這一坡上有很多客棧都有觀景房。
1、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碧河風靜物華殊,翠嶺霧輕春草蘇。苗族聚居清凈界,萬家呈現太平圖。2、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苗寨的主體位于河流東北側的坡地上。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西江苗族同。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居住著“西”氏族苗族。山坡上層層疊疊苗家木質吊腳樓,咖啡色的老房子依著碧綠的群山,白水河將寨子一分為二,河的這邊主要是商業步行街,河的對岸主要是俯瞰寨子的觀景臺。
大概10分鐘左右就下到河邊了(四號風雨橋附近)。
白水河·風雨橋
從上游往下,依次是一號風雨橋到六號風雨橋及七號風雨橋.
西江七座風雨橋
西江千戶苗寨坐落在雷公山麓,由10多個村寨組成,且這里的建筑依山勢而建,清澈的白水河穿村寨而過,這里不僅自然風光秀美,土壤也非常肥沃,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開辟了大片大片的梯田,農耕文化與村寨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
一號風雨橋,“哿嗡僦”,也叫龍潭橋。在一號橋的位置,也是寨內觀光車的起點站,可以坐車上到觀景臺。
白水河
從一號風雨橋再往上游走就出寨子了,是田園風光區。
二號風雨橋,“嘎銩僦”。旁邊還有個壩橋。
二號風雨橋的旁的壩橋
三號風雨橋,“僦喲妃”,又叫“游方橋”。是個單跨拱橋。
四號風雨橋,“僦崠乧”,學子橋的意思。
四號風雨橋
五號、六號風雨橋還沒有名字。
七號風雨橋,“僦餸嗡”,又為“回龍橋”。
白水河
白水河邊,一眼望去全是餐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位于貴州省雷山縣東北部 ,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5000多年前,九黎部落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有一場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
西江古街
西江古街
古街與白水河之間這個區域是村民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游覽的重點。
蘆笙場
蘆笙場是村子的中心廣場。如果沒有疫情,這里會有一些民族表演活動。
西江苗族博物館
苗族博物館也受疫情影響,沒有開門。
西江古街
小北門
小寨門
小北門、一號風雨橋、觀景臺呈三角形,小北門在河下游,一號風雨橋在河上游,觀景臺在山上。
寨子里除了幾條主道,還有很多小巷支巷,有時間轉轉會更有收獲。
西江夜景
西江千戶苗寨景區-觀景臺
晚上7點半,觀景臺上有很多人在等拍夜景。
星星點點的燈光已經亮起了。
西江夜景
西江夜景
西江·晨景
次日早上也沒早起看什么日出,睡到自然醒。因為四周都是高山,當看到太陽的時候,其實它已經老高了。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
出景區西門,駕車離開西江。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