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岳陽市境內,洞庭湖中一小島,與岳陽樓遙遙相望(今岳陽)之山,其最著者,曰“君山”。君山小巧玲瓏,四面環水,風景秀麗,空氣新鮮,是避暑勝地,它峰巒盤結,溝壑回環,竹木蒼翠,風景如畫。
山的西南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巖下有石穴。因其浮游于浩浩蕩蕩的洞庭煙波之中,神秘飄渺,遠看知橫黛,近看似青螺,因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的詩句來描繪它的景色和秀姿。
君山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濃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 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現已修復了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酒香亭、楊幺寨、龍涎井、飛來鐘等。
長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評定年份:2012)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那是怎樣的一種美?湘江中的一個江心小島,為什么就能夠吸引無數文人墨客絡繹不絕地來到這里大發詩興、揮毫潑墨呢?走進橘子洲頭,感受文化積淀,也許,你也會出口成章。
最佳旅游季:春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最適合人群:欣賞美景、喜歡吟唱詩言絕句人群
橘子洲,又名橘洲、水陸洲,地處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境內,是湘江中一個江心小島。它長約5千米,寬40~140米,被譽為“中國第一洲”,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洲。橘子洲宛如一永不沉沒的戰艦,形成長沙一道獨特的風景。
橘子洲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這里就以出產美橘著稱。“獲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縫作舍,魚羹稻飯常餐。酒盈杯,書盈架,名利不將心掛。”這是唐末李確描繪橘洲江景的詩句。
歲月輪回,萬物變遷,橘子洲的風景卻依然未變。登洲覽勝,不僅可以聽漁舟唱晚,觀看天心飛閣,吟先賢辭賦,而且還可以在這里欣賞橘子洲的秀美四季。橘子洲四季景色異,總會給人新的享受。
南北朝時期,佛教曾在橘子洲流傳。濟應禪師在橘子洲尾建了一座佛寺,名為水陸寺,一時間高僧云集,騷客匯聚。清代,幾經修葺后的水陸寺香火大盛,寺前還建起了戲樓。雍正年間,雍正皇帝命江南各省祭禮江神,水陸寺改名為江神廟。
1961年,橘子洲頭被辟建為橘洲公園;2001年,又更名為長沙岳麓山風景名勝區橘子洲景區。煥然一新的橘子洲頭景區雖比以前擴大了六倍,但是以岳麓山為鄰,與湘江水作伴,“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獨特風光卻始終依舊。
橘子洲頭有一個很大的橘子園,里面有上千株橘樹。金秋時節,站在橘子洲頭望去,令人心曠神怡。這里匯集了全球幾十個品種的百畝橘園,讓“橘子洲頭”更加名副其實。這里還種有竹、梅、桃、桂等,讓穿行其間的人們享受到一種別樣的田園風光。
毛澤東對橘子洲更是情有獨鐘,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七次到橘子洲附近的湘江水域游泳。這里還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青年毛澤東雕塑與詩詞碑,這座雕塑是由8000多塊石材拼裝而成,總重量約2000噸。
漫步于橘子洲,不時會看見一些制作得悠態可掬的生肖石凳,格外討人喜歡。在樹林間,無數只白鴿悠然飛翔著,飛累了或歇息于草坪之上,或立于樹枝之上。令人稱奇的是,無數人類的到來,并未侵優鳥兒們的安詳,它們依舊自得地翱翔、休想。還有什么比這更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呢?
長沙市花明樓景區(評定年份:2013)
花明樓是一處低山環繞的地方,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這里還是劉少奇同志的故居,故知名度較高。據舊縣志載:“昔有齊公,擇此筑樓,課其二子攻讀其中”,取唐詩宋詞之意境,而命名&34;。雙獅嶺、森林公園、芙蓉寨、麻山寶塔、石柱書聲等等景觀與&34;交相輝映,共同構筑出這方山水的奇美,賦予了它厚重的歷史人文。
最佳旅游季:春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劉少奇同志故居
最適合人群:喜歡歷史文化的人群
花明樓景區——劉少奇故里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花明樓鎮炭子沖村,是全國劉少奇文物資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傳陣地。館區占地面積1300畝,景區內有以劉少奇同志故居、劉少奇故里門樓廣場、劉少奇生平事跡陳列館為主的紀念場館,有以花明樓、修養亭、萬德鼎、柳葉湖、安湖塘山水太極圖、炭子沖民俗文化村為主的旅游景觀,形成了人文薈萃、風光秀美的劉少奇故里—花明樓景區。
花明樓,是一棟百尺高樓。根據寧鄉縣志記載“昔有齊公擇此筑樓,課其二子攻讀其中,聞樓上書聲瑯瑯,樓下柳暗花明,花明樓由此得名”。花明樓共五層,建筑面積2030平方米,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題寫“花明樓”匾額。一樓正廳的《花明樓記》由時任長沙市市長譚仲池撰寫。
天門山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境內的國家5A級景區,天門山文化底蘊深厚,神農、赤松子、鬼谷子均留有遺跡,還有大量贊詠天門山的詩詞,有著“天門洞開、鬼谷顯影、獨角瑞獸”等傳說。天門山寺自唐朝以來香火鼎盛,寺外七級浮屠,古。
樓內陳列“寧鄉八景”壁畫和“寧鄉出土的青銅器”四羊方尊、人面紋鼎、大鐃以及“湖湘文化名人”版畫和“青年劉少奇”青銅雕塑,向大家展示了物華天寶的楚溈風光和人文薈萃的湖湘文化。花明樓還裝飾了梅、蘭、竹、菊玻璃窗花,象征著劉少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學貫中西,德譽古今”的精神品格。
花明樓是一個旅游勝地。森林公園、芙蓉寨、猴子石、姊妹橋、百木山、“大夫堂”、麻山寶塔、謝英墓、麒麟山、石柱書聲等等景觀與劉少奇故居等紅色旅游資源交相輝映,共同構筑出這方山水的奇美姿態,賦予了它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系統展示和介紹劉少奇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共有5個展廳。以“偉大的探索者,卓越的領導人”為主題,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劉少奇的生平思想和豐功偉績。
劉少奇同志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農村民居,為對稱形的土木結構、兩進兩橫四合大院,坐東朝西,前臨綠水,池塘碧波蕩漾;背靠青山,周圍樹木參天,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風景獨好,四季如春。
郴州市東江湖旅游區(評定年份:2015)
東江湖,位于湖南省資興市境內,湖水純凈浩瀚,景象萬千。東江湖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于一體,挾南國秀色、稟歷史文明于一身,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景區是一個以森林和湖光山色為主,兼有豐富人文旅游資源的旅游勝地。你可乘坐仿古畫舫、豪華游艇游湖。
最佳旅游季:夏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碧波蕩漾、地上水庫
最適合人群:欣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人群
東江湖旅游區位于郴州市資興市,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湖面面積16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有霧漫小東江、東江大壩、龍景峽谷、兜率靈巖等。匯集了名、新、奇、險之優勢,以山水交融的東江湖為主體,以東江急流險灘、兜率靈巖神境、龍景峽谷奇景、島嶼群落景觀為特色,湖周邊被森林環繞,湖中有島,島上有寺,寺中溶洞,洞中景態萬千。
東江湖景區是一個以森林和湖光山色為主,兼有豐富人文旅游資源的旅游勝地。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于一體,挾南國秀色、稟歷史文明于一身,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是湘、粵、贛旅游黃金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景區內峰青巒秀,溪幽湖闊,名勝古跡眾多。“萬頃碧波照大千”的東江湖,更為奇麗山川增添了無限秀色,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1986年,作為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東江水電站的完工,奔騰的東江被攔腰截斷,高峽出平湖。在東江湖景區形成之前,庫區11個鄉67個村的6萬多移民背井離鄉舉家搬遷;隨后,“亞洲第一大壩”建成,郴州資興全市1/5的村鎮、耕地被淹沒,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地方變成了水鄉澤國。
3、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君山島景區(2011年被評為5A級風景區)從長沙南站坐高鐵大概33分鐘就到岳陽東站,下車后乘坐55路公交車直接到達終點,岳陽樓景區附近的巴陵西路。下車就見到非常醒目的后羿斬殺巴蛇的巨大雕像,之后沿著。
小東江的霧很有名,來這里首選是觀霧,這里也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個季節風光不同,尤其是夏季,是避暑勝地,也是漂流勝地,此時可謂一年中最佳的旅游時間,朦朧的小東江就像一首山水間的漁歌,美得讓人癡醉。
龍景峽谷景區山水相映,沿途山勢陡峭,青山滴翠,古木參天,清潭、瀑布成群,是我國目前瀑布密集最高的景區,有大小瀑布26處,水潭18個。在景區中能呼吸到高達9.4萬個/立方厘米的空氣負氧離子和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植物精氣。
兜率靈巖溶洞,聯合國溶洞協會專家稱其為“地下大自然的迷宮”、“天下第一洞”,它最神奇的是兜率靈巖位于湖中的小島上,而島卻是中空的,其世界最高的石柱就在這樣的地方,難道還有什么能比這個讓人稱奇的嗎?“天下洞相似,此洞獨不同”,或許這才是兜率島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邵陽市崀山景區(評定年份:2016)
崀山位于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境內,南與廣西桂林相連,北與張家界相接,曾被“丹霞地貌”命名人陳國達院士譽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著名詩人艾青有贊:“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風景賽桂林。”崀山,它不止是一座山,它有山、有水、有森林,丹霞、碧水、藍天,相映成趣。崀山是個讓人身心俱醉的仙境,是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博物館,它以獨特的丹霞風光聞名于世。
最佳旅游季:春季、夏季、秋季
其中,湖南省的5A級景區一共有11個,分別是:張家界武陵源、衡陽市南岳衡山旅游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旅游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長沙市花明樓景區、湖南省株洲市炎帝陵景區、郴州市東江湖。
特色關鍵詞:山水、丹霞
最適合人群:喜歡奇異山水、丹霞風光的人群
崀山,這個名字來源于遠古傳說,相傳舜帝南巡時路過新寧,見此處山水奇異,便賜一“良字,意為良好的群山。崀山集雄、奇、險、秀于一體,曾獲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自然遺產三大桂冠,并于2010年8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崀山是世界上罕見的丹霞地貌區,總面積達108平方千米。山因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濕熱多雨的氣候造就了山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觀。崀山丹霞地貌是世界上罕見的景色最優美、發育最完整、類型最齊全、特征最典型的大面積丹霞地貌片區之一。
一起來看看吧~一、橘子洲風景區二、岳麓山風景區三。明珠樓景區四、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五、張家界天門山風景名勝區先說第一個,湖南最有名的5A旅游景點~~一、橘子洲風景區[推薦理由]毛爺爺的青年藝術雕塑矗立在長沙橘子洲。
崀山地貌區是由300余座石峰、石寨組成的異常壯觀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觀。這里有世界上最長的一線天“天一巷”有雄偉壯觀的八角寨,有栩栩如生的將軍石,惟妙惟肖的駱駝峰,形象逼真的辣椒峰,碧水悠悠的扶夷江,這些無不詮釋著崀山風景的美妙所在。
崀山的美不止在山,還在于崀山的水,崀山的水就是古老的扶夷江。扶夷江發源于廣西貓兒山,為資水的源頭。扶夷江進入新寧縣后,河道變寬,流速變緩。兩岸風光秀麗多姿,宛如秀美的藝術長廊。
扶夷江流入崀山境內后,十二灘、十二景,景色各異,讓人目不暇接。沿途有不少沙灘,其中超過500平方米的有4處,沙質純白,兩岸翠竹依依,岸柳連綿。江中還有不少沙洲,芳草野卉,爭奇斗艷。
泛舟江上,扶夷江兩岸奇峰異石倒映于水中,碧水藍天,綠樹白山,交相輝映,神奇、古樸的大自然野趣充滿心間。現在,崀山已成為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攀巖探險和科考研究的勝地,是我國丹霞景區中豐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 麓山風景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現有岳麓山、橘子洲、岳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為世界罕見的集“山、水、洲、城”于一體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衡陽市南岳衡山旅游區 。
株洲市炎帝陵景區(評定年份:2019)
炎帝陵座落于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炎帝陵景區主要包括陵寢大殿拜謁區、神農大殿公祭區、“神農園”緬懷區、皇山生態游覽區等四大功能區,共有80多處自然、人文景觀組成。作為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標的炎帝陵,五千多年來的香火傳承, 成就了其“中華民族人文圣地,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的崇高歷史文化地位,被海內外炎黃子孫譽為“神州第一陵”。
最佳旅游季:春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歷史、農耕
最適合人群:研究歷史文化的人群
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杰出部落首領,與黃帝軒轅氏一起并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炎帝神農氏晚年來到南方,因誤食斷腸草而崩葬于“長沙茶鄉之尾”,也就是現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
炎帝陵山水形勝,歷代相傳為風水寶地。從遠處眺望炎帝陵,皇山昂頭鼓髻,莽莽蒼蒼,活靈活現就是一條巨龍,龍頭在南,龍尾在北。它的東面是萬陽山,西面是羅霄山。正南,兩峰相對如幢蓋,遙相拱衛,一山更比一山高。
正北,青臺山厚重雄渾,固若金湯,是為天然屏障。皇山端坐正中央,藏風聚氣,氣勢恢宏,鐘靈毓秀。來到炎帝陵,左邊青龍如眠,右邊白虎如蹲,前方朱雀起舞,后方玄武雄渾,炎帝殿陵穩居龍穴,左前方龍珠聚秀,如倉似鼓,遙遙致意;右前方洣水環流,三回九曲,顧盼有情。
俯瞰炎帝陵,整個鹿原陂恰似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匯集天地之靈氣,庇佑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繁榮昌盛。明成化年間,廣東韶關南華寺主持拜謁炎帝陵,斷言炎帝陵風水“頭在炎陵葬天子,尾在南華作道場。”
據史書記載,炎帝陵始建于西漢時期。唐代時,炎帝陵已有奉祀,一直到五代而止。宋乾德五年(967),宋太祖趙匡胤在陵前立廟,此后歷朝歷代祭祀、修葺不斷。史書記載的炎帝陵大修有17次,其中宋代1次,明代3次,清代9次,民國4次。規模最大的一次修葺是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這次修葺后,炎帝陵在建制規模上都進行了擴大,初步形成了帝王陵寢格局。
如今的炎帝陵景區包括炎帝陵、炎陵廟、奉圣寺、崇德坊、胡真官寺、鹿原亭、圣火臺、鹿原洞、龍垴石、洗花池等景觀。尤其是重修后的炎帝陵大殿,宏偉壯觀,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其他附屬建筑錯落有致,與主殿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也為炎陵山增添了無限光彩。
神農大殿前的朝覲廣場上,一棵棵枝繁葉茂、蔥蘢勁秀的古樹巍峨挺拔,樹冠相疊,枝丫交錯。橋下悠悠的流水,似在訴說著幾千年來的滄海桑田與榮辱興衰。沿著鹿原陂緩緩前行,放慢腳步,側耳傾聽著是否有鹿鳴入耳,心中還悄悄地希望著可以見到那傳說中的靈獸白鹿。
江中的龍爪石、龍垴石神韻猶存,相傳正是這條金龍因感激炎帝的救治之恩而將炎帝接入龍宮,這才被玉帝化作了一條石龍,不過這卻又讓人不由得再次欽佩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拾級而上來到鹿原亭,仿佛登上成片古樹包裹著的山崗,放眼望去,四周山色連天,總有蒼翠入眼。透過層層的綠色,隱約可見炎帝清洗草藥的洗花池,在樹木的掩映下芊芊綠草圍繞著的翡色的池水,更顯得神秘深幽,流露出如夢如幻的色彩。斜陽下,雁稀山瘦,草暗林深,唯有絳紫和淺黃色無名的野花搖曳在炎帝墓冢之上。
常德市桃花源旅游區(評定年份:2020)
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神秘美好的世外桃源,那里有美麗的風景,也有著樸實的居民,儼然是人間仙境。從古至今,很多人都在尋找這個地方。在湖南常德,正式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跡地,也是《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
最佳旅游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山水田園、寺觀亭閣、詩文碑刻
最適合人群:喜歡研究詩文的人群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中國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跡地,是《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是國務院唯一備案認可的“桃花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千古奇文《桃花源記》中曾描繪出一個令世人無比向往的桃花源,據考證,它就位于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區。現今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源山、桃花山、秦谷、秦溪、桃花源古鎮、桃川萬壽宮、桃花源記實景演出等景點。有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萬畝桃林等。
臨沅江,靠群山,古樹修竹遍面,《桃花源記》里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尚可尋覓。此外,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富春江之秀,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評定年份:2021)
湘西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正式確定為5A級旅游景區。景區位于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域,由被譽為國際橋梁界“珠穆朗瑪峰”的矮寨大橋,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天下鼓鄉、天然氧吧”德夯大峽谷等景區共同組成。集現代路橋科技、奇絕山水景觀、民族特色文化及土家苗寨兒女奮斗故事于一身。
最佳旅游季:春季、秋季
特色關鍵詞:飛瀑流泉,雄奇險峻、民族特色
最適合人群:欣賞自然風光、喜歡民族氛圍的人群
十八洞村旅游資源豐富,享有“云霧中的苗寨”之美稱。有蓮臺山林場、黃馬巖、烏龍一線天、背兒山、擎天柱等風景點,特別是十八溶洞,洞洞相連,洞內景觀奇特,神態各異,鬼斧神工,被譽為“亞洲第一奇洞”。
“德夯”為苗語deut hangd(苗文)的音譯,意為“美麗的峽谷”,它地處云貴高原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區內絕壁高聳,峰林重疊,溪河交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自然風光十分秀麗。
湖南邵陽市莨山景區、張家界旅游區、衡陽南岳衡山旅游區、湘潭市韶山旅游區、岳陽市景區、湖南省長沙市花明樓景區、湖南東江湖風景旅游區。湖南省,因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而簡稱“湘”,湖南自古。
歷史悠久的山居,也讓這里的苗族文化得以完好地保存。古老的苗寨村落、傳統手藝苗繡、聞名天下的苗鼓,神秘湘西的傳統魅力就蘊藏在這里。
德夯大峽谷是一個美麗的自然風景區。它以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壯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文化和民俗而著名。德夯大峽谷景區被群山環抱,溪水流淌,峽谷內山勢陡峭,峽谷深處清幽,兩岸景色秀美。
地處云貴高原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保護面積108平方公里,是大峽谷自然風光最精彩部分。武陵大峽谷長約150公里,寬約1.5公里至3.5公里不等,海拔高度680米至900米之間,峽谷垂直高度在400米至600米之間。區內絕壁高聳,峰林重疊,溪河交錯,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自然風光十分秀麗。
德夯大峽谷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這里有著許多古老的苗族村落,這些村落保留了許多傳統的苗族文化和習俗。德夯大峽谷地處中國地勢第三階梯與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它的波瀾壯闊。
矮寨大橋除了交通功能,還兼具觀光功能。它有著驚險刺激的懸崖棧道、震撼壯觀的矮寨大橋、聞名遐邇的公路奇觀。大橋第二層為觀光通道,置身其上,如云中漫步,驚險刺激;放眼遠眺,德夯大峽谷、矮寨公路奇觀、古老的苗寨村落交相呼應,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峽谷路橋奇觀。
除此之外,景區還依托當地苗寨傳統文化,以一系列活動來充實游客體驗。吉首鼓文化節,矮寨奇觀網紅音樂帳篷節,高空滑翔體驗,德夯苗寨體驗苗族婚嫁習俗,德夯苗寨苗族百獅會,十八洞村苗家長龍宴……
結束語
“大自然”這個詞在湖南不只是簡單的青山綠水,也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上的花草樹木。只有來到這里,才能真正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瑰麗。這神奇與瑰麗,有人間仙境的張家界,有佛教與道教渲染過的南岳衡山,還有“遙望洞庭山水翠”的煙波浩渺……
湖南的歷史源遠流長,位于株洲市炎陵縣的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之地,記錄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湘西鳳凰古鎮中探索神秘的苗家文化;走進橘子洲頭,感受文化的積淀;在馬王堆漢墓遺址領略歷史的奇跡;在洪江古商城仿佛看見繁華如夢的古代商業文明。
登上岳陽樓,聆聽遠古的呼喚,穿越時空隧道,我們看到他們是那樣的古樸莊嚴,他們不用一筆一墨就能在我們的心靈上抒寫著歷史,闡釋著文明。
湖南,等待你的到來。
湖南5a旅游景點:武陵源天門山:位于國家森林城市張家界,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天子山和楊家界所組成,景區內峰林造型獨特,變化萬千,十分壯觀,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主要景點有黃石。
星說旅游,一個“披掛上陣”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軍,有時要學會放慢腳步,細細體會這里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味道。這種味道是生活的態度,這種態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漫步在街頭巷尾,去學習、去體悟。
旅行不僅僅是看景、釋放壓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獲、有所感悟。也許你還在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許還在為生活瑣事、感情糾結而煩悶,此時,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嗎?
生活中的每個人,不論是誰,如果想要獲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勞的石匠與其妻巧手繡娘一樣。換句話說,就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一個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獲。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煩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寬闊,而你也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內容僅為個人見解,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期待各位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本文禁止轉載或摘編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