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
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綜合旅游目的地
——保定市淶水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案例
3、野三坡地質博物館景點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茍各莊村百里峽景區內 位于百里峽景區售票處邊上,博物館雖不大,但卻很值得一看。博物館展示了野三坡地區的地質形成原因,包括30億年前的歷史、中間經歷的地殼發展史。
基本情況
淶水是千年古縣,祖沖之故里,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的縱深推進,淶水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日益凸顯。淶水縣是原國家旅游局確定的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確定了以旅游業為引領,以野三坡為龍頭,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產業提檔升級為抓手,融入服務北京的戰略方針,以成功舉辦河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為契機,投資100多億元,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提升縣域環境質量,促進以旅游為引領的產業融合,推進景村一體化旅游扶貧開發,構建以全域旅游理念為統領的產業大格局,取得了突出的創建成效。如今,淶水縣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多個金字品牌,河北省保定市野三坡旅游景點,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淶水是千年古縣,祖沖之故里,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的縱深推進,淶水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日益凸顯。淶水縣是原國家旅游局確定的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確定了以旅游業為引領,以野三坡為龍頭,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產業提檔升級為抓手,融入服務北京的戰略方針,以成功舉辦河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為契機,投資100多億元,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提升縣域環境質量,促進以旅游為引領的產業融合,推進景村一體化旅游扶貧開發,構建以全域旅游理念為統領的產業大格局,取得了突出的創建成效。如今,淶水縣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多個金字品牌,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野三坡大劇院為2008年投資5000萬元建成,整個劇院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舞臺面積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500人觀看的,打造成為以淶水、野三坡悠久歷史及厚重文化為主線的大型舞蹈史畫《印象野三坡》。演出利用世界頂級的聲光電技術。
主要做法
完善體制機制
強化政策保障
淶水縣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任務,旅游業已成為淶水縣最具活力和特色的主導產業。堅持規劃引領的原則,修編《淶水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淶水縣“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在此基礎上編制并實施了《淶水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提升完善城鄉總體規劃、縣城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及城市設計,形成“總規+詳規+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的科學規劃體系和“一核、兩帶、三大片區”的旅游全新格局。同時,出臺了財政、金融、土地保障、旅游人才保障等支持政策,有力推動了全域旅游創建工作。
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景點門票:100元/人景點地址:淶水縣三坡鎮茍各莊其他自費項目(可選消費):登山索道:單程50元/人電瓶車:單程15元/人2、《野三坡》演出大型樂舞歷史畫《野三坡》是野三坡推出的重要文化解讀項目。演出以野三坡的故事為主線,。
充實旅游供給
提升品牌影響
示范意義
創新亮點
高度重視,創新全域旅游體制機制
共建共享,創新實施旅游富民工程
創新舉措,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維護旅游市場秩序
雙城同創,縣城建設全新發力
面對全縣旅游發展不平衡問題,淶水縣圍繞京津冀城市群微中心的發展定位,持續強化園林縣城和文明縣城建設,提升文明素質。全面落實“河長制”,徹底整治拒馬河平原段流域環境,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資源環境質量有了顯著提升。
1、清泉山 野三坡清泉山風景區與潺潺的拒馬河水相依,山內綠樹成蔭、瀑布成群,更有溶洞、山泉涼爽無比,“清泉山”因此而得名,亦被稱為華北最清涼的景區。由于拒馬河穿境而過,空氣絲潤,氣候宜人,大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