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參觀時間:三小時
興趣方向:自然、地質、歷史
山葉口門票50都包括啥,重點參觀項目:比目魚石、五彩峽谷、礫巖滾石、五彩石林、六股神松
前期準備:了解比目魚石形成的年代和環境
研學目標:
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景區稀有的自然屬性,融合了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進而構成了集科學考察、科普活動、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多功能景區。在地質公園內,結合實地游覽,研學者親身體驗,既可以參觀美景,又可知如此壯觀之景緣何而來,勞逸得到完美結合。同時,研學者可觀察地貌特征,分析當時當地地貌情況,通過這一過程,了解地球起源變化。
學思考:
1.“比目魚石”是什么石,怎樣形成的;
2.這里的地貌特征是什么,說明當時的地貌環境是什么樣的。
山葉口屬于河北省遷安市。山葉口也叫遷安山葉口風景區,山葉口景區坐落于遷安市西部大五里鄉山葉口村,總面積14平方公里,它以優美的峽谷溪流、山石林地、山頂湖泊為自然景觀,是遷安市創建的首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山葉。
走進山葉口:
山葉口景區冬天開放,每日開放時間在08:00-17:00; 山葉口風景區坐落于遷安市西部大五里鄉山葉口村,總面積14平方公里;它以優美的
山葉口景區坐落于遷安市西部大五里鄉山葉口村,總面積1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4500畝,森林覆蓋率69%。全年平均溫度10.1℃,年平均降水量711.9㎜。景區內地質遺跡景觀多樣,有28億年前太古時期形成的古老片麻巖,有18億年的長城系礫巖露頭及沿節理破裂崩塌的滾石,景區內出露了太古界遷西群與元古界長城系的接觸界線,兩者之間代表了約10億年的地層缺失。它以優美的峽谷溪流、山石林地、山頂湖泊為自然景觀,融地質文化、民俗特色于一體。
這里有景色奇特的礫石風光、豐富完整的太古地貌,經地質專家考證,這里遍地的五彩石是遠古海底的鵝卵石、泥沙經過高溫高壓,又經地殼運動形成的,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稱,這里也被地質學家譽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地貌檔案館”。景區內有鴛鴦湖——鑒湖亭、賞溪亭、三友亭、骰子石、觀瀑亭、六股神松、礫巖滾石、五彩峽谷、礫巖滾石、五彩石林等景觀。
交通:河北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位于河北省遷安市大五里鄉,景區總面積14km2。景區東距秦皇島100km,南距京沈高速32km,西距北京200km,交通十分便捷。地址:河北省遷安市大五里鄉山葉口村行車路線:1、京哈高速遷安。
五彩峽谷長約1800米,溪水清澈見底。谷中及兩側散落有大小不一的礫巖滾石,礫石成分復雜,顏色多樣,總體呈肉紅色,磨圓度高,略具定向性。這些滾石是由于崩塌、重力等作用滾落至此。潺潺溪水漫過色彩斑斕的彩石,異常秀麗,五彩峽谷也因此而得名。
礫巖滾石(大石房),此石屬巨型礫巖滾石,長8.3米,寬4.1米,高2.5米,重200余噸。礫石略成定向排列,磨圓好,顏色不一。礫巖頂部為平整的層面,兩側為節理面。之下由兩塊高約1.5米的礫巖支撐,形成了一石房,能容納十余人避雨遮陽。
不整合接觸,這里是太古界遷西群與元古界長城系的接觸界線。下為距今約28億年的遷西群三屯營組均質混合巖,上為距今約18億年的長城系常州溝組色礫巖、砂礫巖。該不整合界線代表了約10億年的地層缺失。您在這里可以一步跨越10億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研學活動:
設置“畫石臺”,指導研學者在山谷中尋找一塊古老的彩色礫石,并在上面畫上比目魚等形象,經允許可帶走一塊自己喜愛的“比目魚石”。
2022山葉口景區目前已經開放。根據查詢遷安市2022年9月2號最新防疫防控消息遷安市已經解封因此遷安市山葉口景區也已經開放。山葉口景區始建于2007年,國家AA級景區,是遷安遷西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拓展:
1、這里為什么被稱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地貌檔案館;
遷安山葉口景區門票多少錢?學生/兒童/老人/退役軍人/殘疾人票(門票,不含景區內其他獨立收費項目):30元/張成人門票:60元/張購票入口:點擊購買免門票入園對象:1、70周歲(含7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2、根據游學過程,通過想象畫一幅畫,復原太古時代這里的樣子送給喜歡的朋友;
遷安市山葉口景區有哪些游玩項目?山葉口景區有玻璃棧道、高中雙滑道、休閑漂流、高空滑索游玩項目:「玻璃棧道」山葉口景區的棧道總長約850米,九曲十八彎,長得感覺一輩子都走不完。而且在五彩石上修建玻璃棧道和圓形。
3、嘗試自己用橡皮泥捏出“比目魚” 。
相關鏈接
【太古時代】
【長城系】
長城系是巖石地層單位,是由中國命名,代號為“Ch”,屬中元古界的第一個系,分布于中國北方。因在長城一帶發育較好,故名。長城系以陸相—淺海相碎屑沉積為主,含有以喀什迭層石為代表的迭層石組合。長城系距今年齡約18—14億年,延續了約5億年。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