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中國旅游地圖來看中國的旅游景點,領略中國大好河山。
第十五篇 山東
山東省:簡稱“魯”。在黃河下游,東部濱海。舊以太行山以 東得名。春秋時為齊,魯等國地,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省。 面積15萬平方公里,濟南各區景點分布圖,人口9680萬。地形以低山丘陵 平原為主,大運河縱貫南北,黃河經此入海,膠東半島突出 于黃、渤海之間,海岸曲折,多港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夏 熱多雨,冬寒晴燥,氣候東西差異大。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 數居全國之首。
濟南,別稱泉城,山東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總面積10244.4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760.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濟南市常住人口為920萬人。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與大明湖距離較近,大家從大明湖出來后完全可以不坐車打開共享單車軟件找輛單車按照地圖騎車去就行了,既方便又實惠哦!第三站:芙蓉街,泉城路 去完大明湖和趵突泉,想必是又累又餓了吧,接下來去。
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
1、大明湖
2、趵突泉
趵突泉水分三股,晝夜噴涌,水盛時高達數尺。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同時又以“趵突”摹擬泉水噴涌時“卜嘟”之聲,可謂絕妙絕佳。著名文學家蒲松齡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時,曾觀賞了趵突泉,興奮之余題了“激湍”兩個大字,并封為“天下第一泉”。
在趵突泉附近,散布著金線泉、漱玉泉、洗缽泉、柳絮泉、皇華泉、杜康泉、白龍泉等三十多個名泉,構成了趵突泉泉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園的南大門,布置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大門上的橫匾“趵突泉”藍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被譽為中國園林“第一門”。
3、五龍潭
位于山東省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
五龍潭內與其附近的天鏡泉(江家池)、七十三泉、潭西泉、古溫泉(溫泉)、懸清泉(賢清泉)、凈泉、醴泉、洗心泉、回馬泉、靜水泉、濂泉、西蜜脂泉、東蜜脂泉、月牙泉、井泉、濼溪泉、虬溪泉、金泉、裕宏泉、東流泉、北洗缽泉、顯明泉、晴明泉、聰明泉等28處名泉,共同組成五龍潭泉群。
二、千佛山
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于濟南市中心地帶,海拔285米,周朝以前稱歷山。相傳,虞舜曾于山下開荒種田,故又稱舜耕山。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鐫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稱千佛山。唐代將“千佛寺”改名為“興國禪寺”,自元代始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均舉辦廟會,明代寺院擴建,遂成香火勝地。
這個地圖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買到:1、書店:您可以前往當地的書店,比如大型連鎖書店、地圖書店等,購買濟南市地圖。在書店可以選擇不同比例的地圖,以便滿足不同需求。2、旅游局:您可以前往當地的旅游局或者旅游服務中心,購。
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南側千佛崖,存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東側,原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一覽亭等。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中國四大石窟為一體的萬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風采。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此之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及“云徑禪關”坊等名勝景點。
三、靈巖寺
位于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始建于東晉,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內四大名剎”,并名列其首。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巖寺峰巒奇秀,風光旖旎,以風景幽深、泉石秀麗著稱于世。寺周群山環抱,深奧幽邃。寺內外摩頂松、千歲檀、朗公石、“鏡泄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別具情趣。寺內古木蒼翠,怪石林立,殿宇崢嶸。靈洞曲澗、青峰翠巒環繞著古剎精舍,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著名勝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寶殿等幾十處。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是千佛殿內40尊宋代彩色泥塑羅漢,歷來為觀者和專家們贊譽不絕,梁啟超稱其為“海內第一名塑”;藝術大師劉海粟有“靈巖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此外,不少名勝古跡大都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辟支塔基裝飾的浮雕“地獄中的蓮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2、濟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區,位于濟南市中心,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與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風景秀美,文化厚重。景區以趵突泉“天下第一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大明湖即由眾泉匯聚而成。3、棗莊市臺兒莊古城景。
四、房干生態旅游區
位于萊蕪市萊城區北部的雪野鎮房干村,北靠濟南、東臨淄博,西與泰安接壤。09國道穿越而過,交通十分方便。該旅游區海拔近千米,屬泰山山脈。其景色山峻川媚,鳥語花香,四季皆佳,被國際環保專家譽為“綠色天堂”。生態環保好,森林植被覆蓋面積占90%,現正在爭取列-合國“全球生態環保五百家”。該旅游區有九龍大峽谷、金泰山、黑龍潭、望海峰、仙人洞、摩天嶺、滴水崖、五老峰等八大景觀。區內有40多個景點,集山、水、林、泉、潭、瀑、峽、洞為一體,匯黃巢、李本、張道一、陳甘雨、禿尾巴老李等歷史人物民間傳說于一處。具有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生態環保的特有魅力,吸引著中外旅客。是觀光、旅游、度假、休閑之佳地。
九龍大峽谷南北走向,九曲十八彎,全長約10公里,峽谷中奇峰突兀,瀑布流泉、深溝絕壑、怪石崢嶸、古樹參天、奇花異草,堪稱仙境奧域,素有“小三峽”之美譽。有遠近聞名的黑龍潭和明麗嫵媚的九女潭。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整個峽谷使人感到神秘而奇奧,無不引發游人探究興趣。金泰山有“小東岳”之美稱,傳說是泰山奶奶東巡之行宮,山高800米,拔地而起,氣勢雄偉,山頂有九米高的探海石,直插云空;有彌勒佛-得道升天后留下的三十米高的“三疊羅漢”石、漢武帝揮劍斬白蛇在“巨莽巖”上留下的50米長的蟒蛇痕跡。山頂有約2噸重的手推即動的動心石,到此尋古探幽無不產生懷古思幽之情。景區還推出了民俗風情游,游客住在農戶小康樓,全村可接待1000名游客,通過參與農家生活,可體味山村農家樂趣。在春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等節日,讓國外游客體味到包水餃、放鞭炮、耍花燈、逛山會等民俗風情。
雪野湖位于萊蕪市北部,交通便利,風光秀美,物產豐富,是雪野旅游度假區的主體景觀,同時也是濟南50公里都市圈內最大的水面,水面面積15平方公里,湖面開闊,岸線曲折,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蒼郁,山水和諧,相得益彰。湖邊有航空科技體育公園、金沙灘浴場、文昌閣等景點,環湖周圍有雪野農博園、房干景區、雪野三峽、呂祖泉等A級景區。另外,以雪野湖出產的有機花鰱魚為主原料的雪野魚頭和雪野魚宴更是遠近聞名。
五、九如山瀑布群風景區
山東旅游地圖(點擊看清楚)二。山東省5A級景區及簡介:1.沂蒙山旅游區,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遺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中南部,包括蒙山云夢、蒙山桂夢、沂山三個景區。蒙云蒙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高,景區“。
以自然山水景觀為特色,集生態觀光、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為一體,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之作。景區距濟南市區約48公里,東臨章丘市,南接萊蕪市和泰安市,植被覆蓋率97%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達7萬個以上,居濟南之首。景區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可分為“深譚飛瀑景觀區”、“九如峽谷景觀區”、“天蓬瀑布景觀區”、“長城古道景觀區”四大旅游區。群山連綿,峰巒疊嶂,峽谷縱橫,森林茂密,山泉遍布,溪流交錯,瀑布成群,這些令人震撼的景觀由長度堪稱世界第一的實木棧道巧妙連綴在一起,形成了以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峰為核心景觀,以山峰、棧道、山泉、溪流、瀑布、深潭為特色的中國北方罕見的大型生態自然景區,同時它又是泉城七十二名泉的發源地,濟南南部山區三川之一——錦繡川的源頭。
九如峽谷是九如山瀑布群的核心區域,這里匯集了北方難得一見的眾多景觀,數十處瀑布騰空而落,極為壯觀。古藤在空中交錯纏繞,溪水從山澗噴涌流淌,伴隨游客直上天池,欣賞脈脈含情的九如山高巔風光。這里還有小雪泉、大雪泉兩處高山泉水,甘冽無比,更有海拔868米的無亭,矗立峰巔,任憑游客朋友倚欄遠眺,俯視群峰連綿,觀覽松濤跌宕,盡情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六、九頂塔中華民俗歡樂園
位于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26公里,是集民族風情、名勝古跡、游樂探險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民族文化區。民族風情園由布依、朝鮮、傣、哈尼、納西(摩梭人)、蒙、苗、怒、佤、維吾爾、壯、藏等十六個民族村寨組成,薈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民俗一條街--真正的華夏民間藝術之旅,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品令您目不暇接。飛車、古典魔術、斗雞、斗馬、斗羊表演令人不禁拊掌稱絕。游樂區由歡樂谷和歡樂世界組成,在30米高、60米寬的峽谷兩側依次建有藤橋、云橋、獨木橋、吊橋等形態各異的橋拱。歡樂世界匯集了時尚前衛、驚險刺激的各種娛樂項目--攀巖、速降、蹦極、風靡全球的滑草、滑車,西南少數民族的渡江工具溜索等,將成為挑戰極限、挑戰自我的勇士樂園。風景名勝古跡區依靈鷲山而居,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九頂塔與九頂觀音寺、千年古柏、古碑以及緞華泉、圣水潭等景點。休閑度假區設有窯洞度假村、蒙古包度假村、桃花源度假村、傅家莊百年老村和朝鮮民居等。
七、濟南四門塔
位于泰山之陰,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鎮,山青水秀,文物薈萃,民風淳樸。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勞動生息在這塊美麗的土地。四門塔旁曾出土過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石斧,還發現過戰國時期齊長城遺址,并有唐高祖武德年間唐王李世民率軍東征時操練兵馬的跑馬嶺為紀念黃巢起義駐兵的黃巢村、黃瓜峪、菜峪、車子峪、裁縫峪……。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在我國廣泛傳播。公元4世紀后半葉,這里建起了一處佛教中心——&34;,即后來之“神通寺”,為山東最早的寺廟。
華夏第一石塔——四門塔: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亭閣式單層石塔。該塔建于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通高15.04米,每邊長7.4米,四面各有一半圓形拱門,檐部挑出,疊澀五層。塔頂用23行石板層層收縮疊筑,成四角攢尖方錐形,頂端由露盤、山華、蕉葉、相輪構成塔剎。塔室中心有石砌方形塔心柱,上有16根三角形石梁。塔中心的石柱四面各有一尊石雕佛像,皆螺髻、盤膝、朝門而坐。塔后有參天古柏、重圍合抱,主干上分九枝,稱九頂松。老樹古塔相映成趣、秀麗壯觀。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