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縣旅游景點,鳳縣古稱"鳳州",始建于 秦朝 。地處 陜西省 寶雞市西南,位于東經106°24′54″~107°7′30″,北緯33°34′57″~34°18′21″。占地面積3187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大約達到10.5萬左右,氣候條件:暖溫帶山地氣候,南北氣候交界帶。特產鳳縣辣椒。 因地連 陜甘,處入川孔道,北依秦嶺主脊,南接 紫柏山 , 古棧道 貫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北依主峰,南接紫柏山。全縣最高峰透馬駒山海拔2739米。河流屬長江水系,縣東 秦嶺 梁代王山為嘉陵江發源地。年均氣溫11.3℃,年降水量634.6毫米。礦藏有鉛、鋅、金、銅、鉬、鐵、煤、 白云石 、 石英石 等。周代所建的故道,漢時修建的褒斜道,南北朝時修建的回車道,元代修建的連云棧道均從鳳縣通過。寶(雞)成(都)鐵路東西過境 。
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一下10處著名景區:
一、消災寺古寺
消災寺古寺,始建于北魏,興盛于隋唐,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積山上,與鳳州古城隔江相望,距鳳縣縣城雙石鋪10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匯。在豆積山的絕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張果老隱居-的洞穴遺跡,又有唐玄宗避禍安史之亂在此祈福消災得以靈驗的歷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廟與之遙相呼應,在整個景區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獨特人文景觀消災寺,原名蕭臺寺,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古鳳州豆積山,始建于唐代。豆積山奇石突兀,山勢俊俏,東瞧“蛟龍下巖,觀旭日東升,舉首入水”;西望“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神似左青龍右白虎。故人們常說鳳州乃藏龍臥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災而聞名,消災寺歷代香火旺盛,影響深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No.5 消災寺蛟龍下巖,觀旭日東升,舉首入水;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 公交: 可以坐公交鳳縣16路,鳳縣6路等線路到附近 熱度: 8218人近期導航來過 No.6 鳳凰湖景區融合成璀璨絢爛、如夢如幻的鳳凰湖夜景,是。
早在唐朝時期,消災寺就已聲名遠播,“蕭寺晨鐘”、“鐵棋仙跡”、“通玄洞”等景觀為文人墨客廣泛稱頌。唐代詩人劉滄在過陳倉棧道途中,題詩《晚春宿僧院》道:“蕭寺春風正落花,淹留數宿惠休家。碧空云盡磬聲遠,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閑吟為道侶,青山遙指是生涯。微微一點寒燈在,鄉夢不成聞曙鴉”。另一首《秋日山寺懷友人》:“蕭寺樓臺對夕陰,淡煙疏磬散空林。風生寒渚白蘋動,霜落秋山黃葉深。云盡獨看晴塞雁,月明遙聽遠村砧。相思不見又經歲,坐向松窗彈玉琴?!弊髡咄ㄟ^兩首詩,闡述了他兩宿蕭臺寺期間,見到春天萬里無云,鐘聲悠揚;秋日煙霧繚繞,漫山紅葉的景象以及他與寺僧惠休聚與離的不同場景,為我們有力證明了消災寺久遠的歷史。
《舊唐書·玄宗》載:“辛丑發扶風郡,是夕,次陳倉。壬寅,次散關。分部下為六軍,潁王璬先行,壽王瑁等分統六軍,前后左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圓奏劍南歲捻民安,儲供無缺,上大悅?!?河池即今鳳州)這一段記載了安史之亂時期唐玄宗李隆基過棧道南下入蜀路過鳳州,并在此接見劍南使者崔圓的歷史。
消災寺山門(中間是無相門、兩邊分別是空門、無作門,藥師殿(內奉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十二藥叉,大雄寶殿(內奉釋迦摩尼佛)、圓通殿(內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羅漢堂(內奉迦葉、阿難、玄奘)、三清殿(內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孔子殿(內奉孔子及部分儒家弟子)、藥王殿(內奉藥王孫思邈,)、八仙洞(八仙八洞)、鐘鼓樓(位于藥師殿前方兩側)、禪修中心(位于豆積山頂,系僧人修行之用)、祈福橋(位于藥師殿西側)、?;蹣?架于嘉陵江之上,連通凈瓶廣場與豆積山)、鐵棋亭(張果老與神仙對弈之地)等。
門票價格: 旺季:50淡季:50 咨詢電話:
郵編: 721700 景區地址: 鳳縣鳳州鎮鳳州村
二、鳳凰湖景區
鳳凰湖景區位于中國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景區內森林覆蓋率75.8%,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署,以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為主。鳳縣大力實施“旅游興縣”戰略,傾力打造“水韻江南、七彩鳳縣”旅游品牌,形成了3600米的親水景觀長廊,100萬平方米的星光瀑布,50萬平方米的水景視聽盛宴,186米高音樂噴泉,萬人薩朗盛大舞會,融合成璀璨絢爛、如夢如幻的鳳凰湖夜景,是景區的最大特色,在國內享譽盛名。另外,景區開發建成了四大主題公園,有以反映月亮文化為主旋律,反映地域風情為特色的月亮灣生態休閑公園;有以意大利臺地式園林風格為主,融入鳳凰棲息地的傳說,是觀景遠眺、俯瞰縣城的絕佳之地的鳳凰山游樂園;也有明代休憩,歷史文化傳說眾多,常年香火旺盛,是祈福、朝覲之地,也是縣城地標性景觀的豐禾山佛教主題公園;還有由觀景臺、果園采摘區、農家樂等一系列景點組成,是游客觀光、休閑、娛樂理想活動場所的堡子山植物觀光公園。四大主題公園抱湖面,使整個鳳凰湖景區呈現出山水和諧,天人合一的美麗景觀。
景區人文歷史濃厚,以中華民族的圖騰鳳凰命名,距今已有6000余度春秋,自古就是羌族的發祥地和聚居地之一,鳳凰傳說、女媧尋蹤、氐羌遷徙等典故傳說和陳倉古棧道、宋金古戰場、“工合”運動舊址等歷史遺存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獨特,享有鳳凰之鄉、羌族故里之美譽。國際工合運動的重要發生地之一。
景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寶成鐵路穿境而過,316國道,212省道交匯其間。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構成了陜、甘、川旅游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
景區活動異彩紛呈,成功舉辦了全國乒超聯賽、生態民俗文化旅游節、羌歷慶典、金秋紅葉觀賞節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動,以及龍舟比賽、薩朗表演、鳳凰湖水上演出、漂流大賽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動,并在全省首家開通了縣區旅游專列、旅游大巴、旅游免費直通車和“鳳縣天天游”旅游直通車活動。旅游產業超常規發展,游客接待人數連年翻番增長。2009年,全縣共接待游客12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億元,提前三年實現了百萬游客景區建設目標,躋身于全省七個旅游示范試點縣和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行列,榮膺中國最美小城、中國生態文化旅游強縣、中國羌族風情旅游名縣等殊榮。
門票價格: 旺季:0淡季:0 咨詢電話:
郵編: 721700 景區地址: 鳳縣縣城
三、靈官峽
靈官峽位于鳳縣縣城西南4公里,陜甘交界之處,自古以來為秦隴咽喉之地,316國道、寶成鐵路穿峽而過。峽谷東起鳳縣雙石鋪鎮草店村,西至甘肅省兩當縣西坡鎮,全長4.8公里,在鳳縣境內長約3公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峽谷。著名作家杜鵬程的一篇《夜走靈官峽》讓此地婦孺皆知、名聲大噪。靈官峽以峰秀水美、峽天一線,溪清灘碧而著稱,同時兼有雄險之長、奇峰異石、清泉澗溪,神奇妙幻。景區內各種植物遮天蔽日,林木花草生長茂盛,奇峰怪石星羅棋布,十分迷人。圓潤奇巧的山石千姿百態,有的形如坐佛,有的好似臥虎,有栩栩如生的“獅子峰”,有形象逼真的“雞上架”。這里春季山花爛漫,萬木吐綠;夏季涼風習習,群山披翠;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秋色最美,倪桂林的《靈官峽秋》曰:“放眼金秋石峽景,松竹-紅葉陳。誰持彩筆把色著,半江清流半江影?!膘`官峽集險、秀于一身:險,就暑沿路不斷有絕崖峭壁,高愈千仞,石崖對峙,江水從中流過,最窄處僅十余米。抬頭看天,只有一帶之寬。鐵路穿山而行,隧首尾相銜,最窄處僅一橋之隔?;疖噭偝龃硕?,又進彼洞,只見車身蠕動,不見車之首尾,實為峽中一絕妙景觀。秀,就是一年四季。各有迷人風景: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藍;夏天滿山綠蔭,涼爽宜人:秋天遍山紅葉,勝過春花;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確實是旅行游玩的絕好場所。
靈官峽夾石溝內景觀自然原始,林木藤蔓纏繞,遮天蔽日,青山環抱,蒼翠可人。溯溪而上,涓涓溪流時而從峭壁危石之上奔騰而下,聲勢浩大;時而隱入地下,潛入山石縫隙之中,在巖壁險峻、古木參天的夾石溝中上行8公里,便到了青峰山。
旅游線路一、鳳縣縣城至通天河景區紅葉觀賞線路 途經鳳縣匯豐農場,可品味通天河西游文化,登蓮花山,萬山秋色盡收眼底,領略“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秋色美景;也可以在匯豐農場游泳、垂釣、采鮮果,享受農事野趣。二、鳳縣縣城。
1981年特大洪水災害,使此處鐵路被毀,改線后留有一段鐵路隧道?,F今在隧道外側塑有十八羅漢,并利用廢棄火車隧道建設靈官峽傳奇歷險宮。宮內有“鳳凰傳說”、“女媧故事”等古老的神話傳說;有“六出祁山”、“寶成鐵路”等鳳縣境內發生的歷史故事;有“荒野驚魂”、“懲罰銅柱”等恐怖景象;也有“星級旅行”、“時空隧道”等科幻傳奇。利用聲、光、電控制等高科技自動化設備,使游客在驚險刺激中感受奇異的旅行樂趣。
四、紫柏山風景名勝旅游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紫柏山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陜西紫柏山鳳縣旅游區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的鳳縣南部,橫跨鳳縣的南星鄉和瓦房壩鄉,總面積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間的山間溝地為其主體;以南星鄉的樺皮溝和瓦房壩鄉的燕子坪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頂草坦,燕子坪的溶洞群、山間草場為其特色。旅游區內氣候濕潤宜人,植被覆蓋率極高,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旅游區峰崖峽嶺競秀,坦洞泉溪交織,動植物珍奇薈萃,民俗風情獨特,是一個集觀光、度假、休閑、科普、保健、探險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生態旅游區。按照地理位置和資源特色,旅游區可分為紫柏山、溶洞群、燕子坪三個分區。
紫柏山,位處秦嶺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鳳縣境內最高峰海拔2538米,享有"嶺南獨秀"、"秦嶺明珠"之美譽。其山體逶迤綿延500余里,高仰前首,后馳巨尾,勢如騰飛的巨龍,故而
又稱"龍如山"。
紫柏風光,奇幽秀雅,姿態萬千:山間縱橫的峽谷可陡峭峻秀,氣勢磅礴,或深邃曲折,寂靜清幽;凌空崛起的石崖壁立千仞,崔嵬峻崢,猶如鬼斧神工,令人嘆服,宛若巨幅畫卷,引人入勝;曲折蜿蜒的溪流,忽而奔流跳躍,忽而潺潺低唱,動靜結合,活潑嫵媚;清沌甘美的山泉遍環山麓,四季噴雪吐玉,飲之沁人心脾;種類繁多的植物,隨海拔高度過渡分布,形成針葉、闊葉混生,落葉、常綠交錯,植被垂直分帶明顯的奇特景致。
陜西紫柏山鳳縣旅游區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的鳳縣南部,橫跨鳳縣的南星鄉和瓦房壩鄉,總面積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間的山間溝地為其主體;以南星鄉的樺皮溝和瓦房壩鄉的燕子坪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頂。
紫柏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之秀麗,衡山之煙云,匡廬之飛瀑,青城之幽美的特點,集峰、崖、峽、嶺、洞、坦、泉、溪、動植物珍奇于一身,可謂大自然的神來之筆,自古有"紫柏山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說。
坦(巖溶漏斗),是紫柏山上最富魅力和特色的景觀,其位踞山頂,形狀如鍋,坦口直徑大的上千米,小的數十米不等,坦深從幾十米到幾百米各有不同,坦面厚鋪一層山地草甸植被,而且不同坦內有不同花草,色調各異,遠望猶如一塊塊柔軟的織毯,風吹過又如一片碧波蕩漾的湖水。這樣的草坦,其位置之險,面積之大(達30000余畝),形態之奇,草類之多,景色之美,不僅在陜西罕見,而且在全國也極少見。
紫柏風光,同時又變幻無窮,時時異趣:"暮暮花雨"紛紛揚揚,曼妙無比;"紫柏云霧"繚繚繞繞,如夢如幻;"紫柏紅葉"如火似丹,絢爛迷人;"紫柏地火"熊熊"燃燒",蔚為壯觀;"紫柏日出"揮金灑銀,壯麗如畫;"紫柏松濤"澎湃洶涌,動人心魄;"紫柏冬雪"翻飛如蝶,拋銀撒玉。白天,看綠海滔滔,翠峰排秀,霧走云流,聞鳥語花香,恍若身在蓬萊仙境,叫人欲飄欲仙;夜晚,看月華如水,一瀉千里,聽不知名的蟲兒,鳴聲一片,仿佛天外之音,只覺虛懷若谷,寵辱盡忘。地貌奇特、生物多樣、氣候溫潤的紫柏山,觀光、避暑、休閑、消遣之絕佳勝地。
企業回你好: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大眾休閑旅游為背景,以產業觀光旅游為依托,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產業經營、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
溶洞群區溶洞廣布,且位置險峻,幽深莫測。洞內鐘乳石、石筍、石柱等均有發育,而且洞洞不同,各有特色。
龍宮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景物爭奇,各顯其特,有龍王擺宴,二龍戲珠,有蝦嬉碧石,魚翔淺底……儼然一座富麗堂皇的龍王宮殿,又似光怪陸離的海底世界。龍宮洞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水景最佳。其洞內地下暗河發育,充沛的水流時而形成多級瀑布,時而又形成清洌透碧的水潭。
水從洞口涌出后,更是穿石破巖,揮灑自如,如玉練長舞,噴珠濺玉,又如銀龍走潭,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布迭水景觀。
景區地址:寶雞市鳳縣南星鎮
票價:60元/張
咨詢電話:
五、嘉陵江源頭生態休閑旅游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嘉陵江源頭生態休閑旅游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這里春季山花爛漫,萬木吐綠;夏季涼風習習,群山披翠;秋季層林盡染,云海松濤;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這里涼爽宜人。清晨,當你步入景區,遠處云海在山間繚繞,如輕煙,似白紗;近處飛鳥在枝頭歌唱,如同步入“云在腳下生,鳥在耳邊鳴”的仙境。
接待服務區位于公園腹地,靜處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中,此處群山環抱,溪流環繞,山花團簇,負氧離子豐富,堪稱“天然氧吧”。園內木屋別墅獨具特色,賓館樓亭別具匠心,度假村四周植被茂密,河水充盈,景點繁多,游覽極佳。入住嘉陵江源頭景區,享天地之靈氣,棄鬧市之疲憊,非仙可百年,非圣亦久安。
六、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島是三亞的一個景點,屬于天涯區。其地址是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三亞灣路鳳凰島D座。開放時間:全天提示:只對住宿客人開放。島上的娛樂節目開放時間為09:30-17:00。參考游覽時間:1天。簡介:鳳凰島,位于三亞灣東南端,。
通天河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通天河森林公園隸屬于寶雞市辛家山林業局管理,2002年5月正式掛牌,對外開放營業。公園位于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5公里,距鳳縣縣城56公里,距寶漢公路36公里。公園面積5235公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透馬駒),最低海拔1580米(西河廟),森林覆蓋率達92%。一月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16。5℃,七八月平均氣溫22.7℃,最高氣溫37.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生態環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閑、度假、避暑、享受自然的好去處。公園境內通天河蜿蜒向西直達秦嶺梁頂,有“通往西天”之意,公園由此得名。公園目前有西河廟、透馬駒、興趙塬三大景區,40多個景點。公園內森林植物1800多種,有玉蘭、天目瓊花、杜鵑、冷杉、云杉、剌柏等,特別是珍貴樹種云杉,全世界共有42種,通天河就有27種之多。俗名九死還魂草的剌柏在這里也成片分布。公園內有野生動物280多種,常見的有羚羊、錦雞、野豬、野兔、黑熊、林麝等,在早晨或傍晚時分,如果碰巧的話,你就會看到這些野生動物在公路上、草叢中悠然漫步的情景。
公園現已開發的40多個景點主要有:柳抱松、駱駝巷、洗心池、不老神泉、仙女潭、氧吧長廊、馱經神龜、千年古樹、高山石林、蓮花寶座、一線天、哮天神犬、原始森林等。
通天河吸引人的不僅是原始生態的自然景觀,更為吸引人的是唐朝高僧唐玄奘一千多年前西去印度取經經過這里留下的很多遺跡、傳說和神話故事。
《西游記》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公元627年唐玄奘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翻過秦嶺步入鳳縣境內,來到唐藏鎮(因唐僧到過而得名),過通天河走馬幫駝幫小道進入甘肅、新疆,一路西行,前往印度,歷時十九年。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5公里,森林生態環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閑、度假、避暑、享受的自然好去處。通天河不僅有原始生態的自然景觀,更為吸引人的是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經路經通天河,曬經石、仙女潭、馱經神龜、蓮花寶座等《西游記》系列景點為通天河增添了許多神話和傳奇色彩。
門票價格: 旺季:60淡季:30 咨詢電話:
郵編: 721004 景區地址: 鳳縣唐藏路
七、古鳳州人文歷史區
該景區位于古鳳州的豆積山上。古風州(50年前鳳縣縣址)位于秦嶺腹地,嘉陵江安河交匯三角洲,鳳縣縣境內的中心地段。距寶雞市90公里,縣城雙石鋪ll公里,寶成鐵路,川陜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使利。古鳳州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分界線上,屬半濕潤山地氣候,海拔905米至2739米之間,垂直帶分布明顯。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避暑休閑的好所在。古鳳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歷經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先后更名為梁泉縣、河池郡、南岐州、風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截至1951年6月,縣城搬往雙石鋪之前,一直為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豆積山位于古鳳州城嘉陵江北岸,因系碩石沉積而成,形若豆類摞積,故名豆積山,與天水麥積山互為姊妹山。山東優猴兒石,山腰有支鍋石,張果老洞,山頂有消災寺等景點,古時即為鳳州著名名勝區。
張果老洞建于豆積山腰的絕壁峭巖間,甚為奇險。相傳,唐代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曾于此鑿石成窟從事-。唐后,人們在原窟建廟,名張果老,內有觀音、十八羅漢及張果老塑像,并修鐵棋亭一座,存鐵棋子32枚,“鐵棋仙跡”及威風八景之一。
消災寺位于豆積山頂,明代在此建寺院,先名“蕭臺寺”,后改為消災寺。舊時廟內有鐵鐘一口,寺僧每天晨擊鐘敬佛,鐘聲悠揚,覆蓋整個鳳州城,旅人皆以鐘聲為啟程行路的訊號?!笆捤鲁跨姟睘轼P縣八景之一。消災寺于“0”中被破壞,近年來,鳳州村民集資重建,建有大殿、僧房,并塑神像,雕梁畫棟,尉為壯觀,是人們登高旅游的好去處。
八、鳳縣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鳳縣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橫貫鳳縣,東西約47公里,南北約41公里,流經該縣的4個鄉鎮29個行政村,面積2556.4公頃,是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征于一體的典型的秦巴山地濕地。靠近濕地中心處的嘉陵江,如同一條玉帶,蜿蜒前行,河水寬處水流平緩,淙淙如訴, 窄處水流湍急,嘩嘩如注,岸邊芳草萋萋,蘆葦蔥蔥,河中蒲草叢生,魚翔淺底。水禽姿態幽雅,爭奇媲美。在其兩側,滿山蔥蔥郁郁,秀美穩重,溪聲濤韻,可謂十步有別,百步迥異,呈現出嘉陵江濕地公園獨特的景觀資源。同時,嘉陵江源頭也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其茂密的森林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旖旎的自然風光、清新的負氧離子,已成為寶雞經濟圈休閑度假基地。項目狀況
在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與建設中,鳳縣將從有利于生態安全、文化展示和游覽組織的角度出發,以嘉陵江流域為中心,規劃建設濕地保護保育、濕地恢復重建、濕地科普宣教展示、濕地休閑和濕地管理服務五大功能區,以及東河橋、紅花鋪、龍口、古鳳州、雙石鋪和靈官峽等六景區,從而形成集保護、科研、教育、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項目建設格局,展示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流域濕地的獨特風光,并使其成為鳳縣形象的名片、嘉陵江風情的窗口、科普教育的課堂、生態旅游的精品。
生態資源
濕地被稱為“生命的搖籃”
濕地供給了大批的水資源,同時也有直接應用的價值,濕地產品重要有魚、蝦、貝、藻類、蓮、藕、菱、芡、泥炭、木材、蘆葦、藥材等。
濕地中還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濕地中的泥炭是很好的燃料。
濕地在水質凈化方面作用很大,流水進入濕地后,其中的養分物資會因水流遲緩而沉積,成為濕地植物的養料。濕地沉積的有毒物資可被分解,所以人們把濕地稱為“地球之腎”,濕地對吝嗇候有調節作用,是一個奇特的生態體系。
濕地物種十分豐碩,儲藏著豐碩的遺傳資源。中國的濕地植物有2760種,其中濕地高級植物約156科、437屬、1380多種。濕地具有偉大的景觀價值,現在倡導生態旅游、觀鳥等,濕地是最佳場合。
九、鳳縣古棧道遺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地處秦嶺南麓的鳳縣,被譽為“棧道之鄉”。鳳州古城雄踞棧道要沖,稱“棧道第一城”。史料記載,“棧道有四、鳳占其三”。那就是有名的故道、連云道和陳倉道。這三條棧道的東西兩側還有三條較短的回車道、唐倉湖田道和河池關河池郡道。這些棧道連成了古鳳縣全境的棧道交通網。鳳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諸葛亮運兵出岐伐魏,曹操南下征討張魯,安史之亂唐玄宗離京入蜀,陸游據守大散關抗擊金兵,乾隆帝派兵捍衛西藏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為棧道留下了永久的輝煌。元明清時代,秦蜀棧道又是朝廷安撫西藏,0喇嘛朝覲皇帝的和平祈福之道。陳倉故道
由寶雞(古陳倉)為起點,出大散關,越秦嶺,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源),途經黃牛鋪、紅花鋪、鳳州至今鳳縣,折向留壩,到達漢中。關于陳倉故道的名稱來源是:在嘉陵江源頭原來有兩大支流,一條是秦嶺南側故道水,在其附近,古代設有故道縣,另外一條順嘉陵江源頭往北,出口直接流向寶雞,寶雞古代稱為陳倉,因此稱之為陳倉故道。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曾由今漢中勉縣的關山梁進入北山,經長溝河、高坪、百丈關、茅壩、二溝,過留壩縣之正河,經鳳縣之酒奠溝、雙石鋪、北上大散關,“東出陳倉”,大敗秦將章邯而定三秦,自此,劉邦派韓信“明修棧道,暗出陳倉”的故事,更是陳倉故道成名。
鳳凰湖景區位于中國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景區內森林覆蓋率75.8%,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署,以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為主。鳳縣大力實施“旅游興縣”戰略,傾力打造“水韻江南、七彩鳳縣”旅游品牌,形成了。
故道全長四百八十里。其中,途經今寶雞市西南三十里的秦嶺“大散關”,則是徑通巴蜀、漢中古道上的險關要隘。
陳倉道
陳倉城遺址在今天的寶雞市代家灣。
讀三國,自然離不了對陳倉地名的關注,那是因為《三國演義》在“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回中有連續描寫魏蜀雙方在陳倉之地的交戰出了名的結果。
《三國志·魏志》卷九記載:“(曹)真以(諸葛)亮懲于祁山后,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便命郝昭在秦文公當年所建陳倉城的下方又新建了一座防御功能更加完備的陳倉城,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陳倉下城。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十二月,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進行了第二次北伐。諸葛亮用云梯、沖車強攻,魏軍則用“火箭”燒云梯,甩拋石擊打沖車;蜀軍用土填塞城塹,魏兵則于城內筑重墻,蜀軍欲挖地道突入城中,魏兵又在城內挖壕溝堵截。雙方攻守二十余日,蜀軍因“糧草不濟”,魏又派大將張郃增援,諸葛亮被迫撤軍回漢中。魏將王雙追擊,被諸葛亮設計伏殺。陳倉城因此名垂典籍,譽貫古今。那么,陳倉故城的故址究竟在今何處?
連云棧道
該道南接褒斜棧道,至姜窩子(古名膈魚潭)。向西北折沿紫柏河而上經八里關(古名小灣棧)、青龍寺(古名黑龍棧),越新開嶺(古名登坡棧)、青羊鋪(古名青水棧)、畫眉關、大灘、安山驛(安山灣)。
由安山驛(今留壩縣城)向北,越柴關嶺進入鳳縣境。經松林驛、榆林鋪、連云寺、南星、留鳳關(廢邱關)、三岔鋪、心紅鋪越鳳嶺至鳳州,連接故道。連云棧道連接著數條驛道或間道,在本境內長84公里。
清《褒城縣志》載:褒城至留壩間的棧道:宋代棧閣和險板閣合計5100多間,到明代只剩下2275間。其中由萬年橋(八個碑)至留鳳關共建棧閣1502間。棧閣之所以減少,是因為碥路增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普定侯陳桓監督軍夫,補修連云棧道。其中補修橋閣2000余間,在境者有新開嶺棧閣50間武休關橋閣12間、八里關橋閣23間、青水(青羊鋪)棧閣15間、安山驛棧閣85間。明弘治年間(1488~1505),重修雞頭關以北的棧閣,其里程、閣名及間數略有變化。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漢中知府崔應科、同知張光宇、通判趙文蘭、推宮李俸奉命又重修連云棧道。清康熙三年(1664),陜西巡撫賈漢復“捐金募工”,整修連云棧道?!读魤螐d志》載:“康熙三年,賈大司馬自煎茶坪至雞頭關,特開路于諸嶺之上,陟降而行,無復昔日之沿山架木,而棧閣遂廢。”黨崇雅記其主要工程項目為:修險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石路凡二萬三千八十九丈有奇;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偏橋一百一十八處,設一百五十七丈;去偏橋而壘石以補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許,共長六十五丈二尺;凡十五處,修水渠一百四十五道,砌石三十二處,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去擋路山根大石二百八十九處,修筑木欄桿一百二十三處,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合營兵、驛夫、民夫、各匠六萬九千八十三工。清代棧道碥路已成為主要筑路形式。明代以前的武休關位于貓兒溝峽谷中。至于武休關碑立于現今武關驛山頂上,僅是清康熙年間改道之后的事。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整連云棧道的費用及隨傾隨修之法定了下來,并把養路也確定為制?!读魤螐d志》載: “鄂弼巡撫陜西,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疏言‘臣上年奏請興修鳳翔、漢中通川棧道,今查閱營伍,并順道詳勘,自寶雞大散關至寧羌州,與川省交界之七盤關止,各工俱屆完竣,但將來難免日久損壞。請撥給經費余息銀一萬兩,交南鄭十二州縣營運生息,責成漢興道總理,隨傾隨修,匯奏核銷。如應大加修治,確估奏明動工?!薄螒c十六年(1811)春,陜西巡撫董教增奏修北棧道。
連云棧道直至中華民國24年(1935)前,一直是川陜官道(主要通道)。當時的過往行旅、客商、成群結隊的駱駝隊、上百的馬幫,來來往往,一片熱鬧景象。中華民國25年(1936)川陜(寶漢)公路通車,替代了連云棧道。連云棧道為歷代官驛大道。在境內設有柴關驛、安山驛、武關驛、馬道驛、青橋驛。
這里就是10處景點的最后一處景區。如有遺漏,還請多多包涵
路易·艾黎鳳縣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蘭人。民國16年(1927)4月,只身來到上海。民國26年(1937)冬與-等奔走籌辦“工合”,生產支援抗日的軍需、民用產品。民國28年(1939)3月,他與英國朋友喬治·何克一起來鳳縣,在雙石鋪成立了“工合事務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兩孔窯洞住宿,領導開展工合運動。民國29年(1940)在柏家坪創辦了培黎工藝學校,為“工合”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材。由于國民黨政府的破孩,艾黎征求了周恩來的意見,于民國34年(1945)4月將該校遷至甘肅山丹縣。艾老的“路易”二字,在他的家鄉是代表“革命精神”的意思,他為了“工合”運動,終身沒有結婚,收養了許多孤兒。他只講耕耘不講收獲。垂暮之年,依然兩袖清風,實現了他的愿望。
艾黎經常帶領學生在本校的紡織車間、機修車間和其他廠社生產實習。
他為了專心致志為中國人民做事,不愿有家室之累,因此終生未娶。在雙石鋪期間,收養了5名烈士遺孤,照顧他們的生活,親自為他們理發洗澡,使他們健康成長。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