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血源詛咒》這款作品,我想因該是相當部分玩家的魂類游戲啟蒙作,血源詛咒為什么是神作,當然我也是一樣的。回想當年下載后我感受到了震撼,從來沒有碰過這么難上手的動作游戲,從診所起床被狼咬死一次,結果在選武器時選了不太適合新手的但看起來很帥的手杖。好不容易打死野狼了之后,沒想到才從第一個儲存點出發沒幾步就被村民砍死,接著是營火晚會的洗禮,在多次嘗試和打帶跑之后好不容易清光了,結果又馬上被狗咬死,然后看到營火晚會復活的瞬間,頓時傻眼了。就在這個寸步難行的情況下,玩了好幾個小時就連神父都沒看到,甚至雅楠到底多大都不知道,就把游戲給刪除了。
血源詛咒的劇情很豐富,但是他非常的隱晦,玩家必須認真地去看每一個NPC的對話以及道具說明,才有辦法對故事有大致的了解,當然像我一樣一股腦地往下殺也是可以完成游戲的,但劇情就只能從網絡上找資料補玩了,看了網絡也才知道是以克蘇魯神話為背景。而仁王的故事都在過場動畫中有說明,是以戰國時代為背景的外鄉人斬鬼故事,但是制作組應該是以玩家對戰國史有初步認識的前提制作的,有些東西就輕描淡寫的過去了。也因此,在網絡上被人合稱「血黑仁狼」的四大困難動作游戲中,我個人對于血源和仁王的印象較為深刻,這次我們就來好好來對比一下這兩款作品。
新手教學與地圖
仁王有著獨立出來的教學關卡,也可以隨時查看教學文件,但血源只有在初期的地圖中,有著簡單的文字說明,而且還是必須玩家主動去檢查才會知道,略微對新手玩家不友善。
血源是整張地圖,玩家在整個世界探索,隨著劇情可以慢慢前往新的地方,就像生化危機一樣(不過隨時可以回到原本的地方),而仁王則是關卡形式,就像鬼泣一樣,選擇自己想要關卡游玩。血源早期的地圖也有很多可以對話的NPC,像RPG中可以觸發任務,會對結局造成影響,而仁王則沒有這種設定,像是一關一關動作游戲。
《血源詛咒》是我玩過的最好的 游戲 之一,值得一生典藏 我叫菜又剛一個喜歡射擊 游戲 的玩家,從未接觸過ARPG類型的 游戲 ,但是我卻為了血源詛咒這個 游戲 買了一個PS4 是這樣的,買第一個PS4是為了玩GTA5,后來玩通關了,就嘗試性。
關卡難度
血源以雅楠中部,仁王以黑島為例,難度其實不相上下,在初期其實各有千秋,不過在都是兩三刀就死的狀況下,血源還有著攻擊可以回血的系統,再加上血源敵人傷害感覺沒有仁王高,在剛開始可能會覺得仁王難一點(除了營火晚會)。但隨著游戲發展后,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6.血源詛咒 《血源詛咒》是由From Software開發的一款ARPG游戲,于2015年3月24日正式推出的PS4平臺獨占游戲《血源詛咒》Bloodborne,繼承From Software出品游戲一向的硬核風格,成為一款無情恐怖的全新原創動作角色扮演游戲。 游戲介紹:本作相。
在最重要的補血道具方面,仁王的機制是抵達神社后自動補滿下限(3~5),然后從倉庫補到上限(8~11),而血源則是從倉庫補到上限(正常20,搭配符文可以帶更多),也就是說如果你很有耐心,血源可以在每個階段都帶著20瓶以上的補血道具打王,而仁王則是必須看你的上下限攜帶。但仁王的好處是在技術不要太殘的情況下,不需要肝也可以有基本的補血藥打王,但缺點是可以補血的次數就比血源少了。這邊的差異也會造成難度的差異,雖然我兩個游戲很少碰到打王打到藥水喝光的狀態,幾乎都是被王直接打死來不及補血。
玩血源詛咒你不可不知的四種玩法一、傳統過關殺怪打王基本上在不熟悉血源的各種設定和架構時,這種玩法在一開始是最好玩的玩法,也是大家一般最常玩的過關打王的制式方法,理論上就是跑主線,沿途上有怪物打和升級練功,打。
敵人配置
這點不得不說仁王惡意滿滿,一堆神射手,加上時常在昏暗的場景埋伏著敵人,常常讓人一不小心就被砍死,或者是配置了各種敵人來個大圍毆,然后就GameOver了,接著在讀取畫面中的游戲提示中還會告知玩家不要腦沖一挑多,真是嘲諷滿滿。而血源相對著比較少這種狀況,就算有復數的敵人,也是大老遠就可以看到,可以自己考慮要不要一個一個引過來單挑,大部分狀況除非玩家跑酷失敗,不然不太會落入被圍毆的情況。
武器系統
仁王的武器則只有七種(含DLC),但是多樣化的武技和三種架勢,玩起來豐富度不輸血源,不同于血源,仁王的高效傷害很多也來自武技,雖然不斷的普攻也可以打死敵人,但配合武技可以更有效率地擊敗敵人。仁王的強化系統來自等級和強化值還有附加詞條,每個裝備都有附加效果,想要刷到想要的效果可能是好幾個小時的事情,除了武器,連防具都需要強化和刷詞條,所以也被戲稱為刷子游戲。在這個狀況下,仁王的裝備重要性就明顯的多,好的武器必須一直換等級才跟得上,好的詞條要一直刷(可能是要打裝備或者是去鍛造鋪洗),而血源開場拿一把武器后就可以一直強化就好,最多是要去找一個適合刷血寶石的金杯。
戰斗系統
這種被稱為「魂類游戲」的戰斗方式,都有著「精力」的設定,每次攻擊或是閃避都會消耗,所以不能像DMC那樣一直連打到底。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趁敵人攻擊完的空檔后,近身砍個兩三刀,然后退開,一來一往直到打敗敵人,所以也被戲稱為回合制戰斗。一般來說并沒有快速恢復的機制,最多是加快精力回復速度。但仁王則追加了一個特別的系統「殘心」,可以讓玩家很快地補充精力,運用熟練的狀況下,可以源源不絕輸出。
不過這并不代表仁王的戰斗比較簡單,血源中對于一般敵人并沒有附加霸體狀態,只要用較重型的武器都可以把敵人打到壓制。,但是仁王只要沒有把敵人的精力打空連小兵都有機會有霸體狀態,可以隨時反擊,也衍生出一種專門把精力打空的戰斗方式,這兩者的差異也造成了熟悉其中一個游戲后玩另外一款的不適應。而仁王還有個系統「九十九武器」,像是開無雙一樣,暫時性攻擊提升直接無敵,善用這機制基本關卡的頭目都沒有問題,不太會出現卡關的狀況。而血源則是有「內臟暴擊」的機制,只要累積足夠傷害或是使用槍械反擊,就可以讓敵人進入「蹣跚狀態」進而使用內臟暴擊造成大量傷害。
不是說難上手的問題 而是你如果手殘 根本就無法玩下去 不存在上手不上手 問題四:血源詛咒好玩嗎?很難玩嗎,能玩多久 額 這個看你不喜歡玩 喜歡的話就玩的長久 不過一般都是8-10天 就不玩了 問題五:血源詛咒是。
另外就是仁王的傷害比起一般攻擊更依賴武技,每種武器都有適合各種狀況的武技,打崩精力的、快速累積傷害的、突圍的等等,而血源則是要善用武器的變形對應不同狀態。仁王豐富的詞條系統也造就了多種玩法,除了最直觀的對特定武技傷害強化的、還有可以不靠武器的飛鏢流、弓箭流、靠特殊詞條的石頭流、沖刺無敵流、壓血的絕境流、靠九十九武器開無雙碾壓的九九流等玩法。
BOSS難度
好玩,可以說是好評如潮。因為血源詛咒是PS4獨占滿分大作,以故事內容豐富為名,畫面感十足,操作簡單爽快,村民熱情好客,動物可愛萌人,NPC豐富健談,劇情通俗易懂,boss戰緊張帶感,電影游戲且游戲性高,自由度高,背景音樂。
這類游戲的BOSS都是玩家的挑戰,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血源大部分的BOSS的節奏都比仁王要來得慢一點,除了宇宙之女以外的大部分大型BOSS都不難抓到節奏,人形BOSS則是可以槍反。而仁王的BOSS常常配置了很小的場地或是很快的攻擊方式,讓玩家難以應對,但是仁王配備了太多的手段讓玩家使用,讓敵人緩速、降防、提高自身攻擊、幫王上混沌、九十九神武器、替身護符(快速原地復活),都讓打王的難度大大降低。除了最后一些高難度的支線圍毆關之外,其他關卡BOSS只要用上了陰陽術都沒有什么困難。
雖然這兩款游戲很容易被放在一起比較難度,但個人覺得這兩個類型其實有差異,玩過其中一種然后抱著「想嘗試看看同類型的別款游戲」的心態去玩的話,很可能會邊罵邊卸載游戲,最好當作不同游戲去嘗試會有趣好玩得多。光兩個游戲在戰斗的方式和節奏就完全不同了,這兩款游戲類似的地方,大概就只有升級配點和死了要撿尸這件事情差不多吧,而唯一相同的點則是,玩家操控的都是一個卑鄙的外鄉人吧。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