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大小七孔景區
荔波大小七孔景區
翻開世界地圖,沿北緯25度線環視,你會發現,除了海洋、城市和沙漠外,在中國貴州南部有一處茂密的原始森林。“這里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后一塊綠寶石。”這塊“綠寶石”就是地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荔波境內有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小七孔景區怎么玩,有錐狀喀斯特代表性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征。現在,荔波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翻開世界地圖,沿北緯25度線環視,你會發現,除了海洋、城市和沙漠外,在中國貴州南部有一處茂密的原始森林。“這里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后一塊綠寶石。”這塊“綠寶石”就是地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荔波境內有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錐狀喀斯特代表性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征。現在,荔波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大小七孔在貴州省荔波縣樟江名勝風景區境內。樟江上游的水春河實際上是一條峽谷,兩岸險峰對峙,濃蔭蔽日。喜愛寧靜的游人往往都在水春河上游蕩舟觀賞美景,感受“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意境。
荔波喀斯特地貌
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荔波縣,地處黔南邊陲,東北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從江縣、榕江縣接壤,東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環江縣、南丹縣毗鄰。西與獨山相連,北與三都水族自治縣交界。荔波是革命老區,這塊紅色土地已是布依、水、瑤、苗和漢等民族溫馨而祥和的家園,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地。盛夏時節,一座座錐形峰叢如綠色的音符定格在天幕上,綠綠的、水水的,清澈見底,那么靜,青山云霧,田園寨舍,綠樹清溪,綺麗交織,恬靜迷人。被稱為“園林藝術自然模本”的喀斯特地貌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云巖為主的碳酸鹽巖,經過億萬斯年變化而形成的,溶洞、天坑、地縫、石林……都是大自然雕塑出的絕美奇觀。
荔波風光
大七孔橋風景名勝區雖然名為大七孔橋風景名勝區,但與七座小牌坊相比還是比較小的。七小牌坊景區觀光長度17km+,需要5-7個小時,而大七孔橋景區度假景區觀光長度只有1.7km左右,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游覽完。這兩個景點的景。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喀斯特與蠻荒幾乎是同一概念。然而,荔波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卻沒有荒蕪,這里是疊綠堆翠的植物與多姿多態的熔巖相契相擁,發育成原生性喀斯特森林。樹、藤、籮從石的皺褶和縫隙中伸出,疊疊落落,密密匝匝地圍裹著,擁簇著,攔截著行人的腳步。這里的石有種說不清的藝術氣質,有的像本書一層層的,有的像火焰讓人感受到歲月的年輪所記錄的洪荒遠古的故事。樹木、青竹、藤節下縫隙中的大大小小的石筍是一個特殊的天地;大些的裂隙就是一線天、凱旋門,枝葉伸出,似神宮殿宇里面的天窗。大塊懸石,被樹根盤根錯節地捆綁著撕扯著,欲裂未裂的線紋雕刻出不屈的內質,樹冠則像鷹,瀟灑展翅。無論是巖還是樹都在頑強拼搏著,展示著不可泯滅的生命之魂。高大的紅豆杉、單性木蘭,還有種子可以出柴油的掌葉木都蓬蓬勃勃根深葉茂;珍品蘭花就更多了,開花像兜兜樣子的小花硬葉兜蘭、白花兜蘭,細小的葉片似小家碧玉般攀巖貼壁,展露風姿。
全國的好山好水也數不清去過多少處,竟沒想到深藏高原的荔波是這么美,它美在自然、原始、古樸和神奇。山因水而靈,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山水傳情,構成了千古不移的靈境,讓這塊“綠寶石”在地球的“腰帶”上放射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綠寶石”荔波
美麗的樟江風景名勝區
在水春河峽谷景區,兩岸絕壁夾峙,植被豐茂,怪石突兀,水面晶瑩誘人,尤其是有驚無險的漂流,長達三個小時,更添異彩。
交通 小七孔景區位于貴州省荔波縣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區5公里。縣城新汽車站到小七孔東門可以乘坐11路公交車,無人售票,單一票價7元,可掃車上的二維碼付款買票。公交車運營時間7:00-19:00,發車間隔
荔波大小七孔景區
樟江風景名勝區是荔波山水的縮影,被譽為“山水貴族”。景區以典型、豐富、集中喀斯特原始森林為基礎,以千姿百態、獨具特色的地貌景觀、神奇茂密的原生植被、珍稀罕見的生物群種、綺麗多姿的真山真水為特色,以田園風光和底蘊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為補充,特色鮮明,神秘奇特。景區生態環境良好,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地貌、水體、植被、人文景觀齊全,匯山、林、洞、湖、瀑、險灘、急流于一體,集峻、險、奇、秀、幽、美于一身,合“三峽之險、桂林之秀、九寨溝之奇”為一體的絕美佳景,觀賞價值極高。
大七孔以進入景區的一座大七孔古橋而得名。景區內分布著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等,充滿了神秘色彩。從大七孔橋溯流而上,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長長的天神峽谷,峽谷內危崖層疊,峭壁聳立,嵐氣繚繞。最為奇異的是,在這里不能大聲呼叫,否則絕壁上的大小石塊可能會飛濺而來,當地百姓謂之天神惱怒,這里因此也得名為“恐怖峽”。
荔波大小七孔景區
小七孔景區也因一座建于清代的小七孔古橋而得名。這是一處融山、水、林、洞、湖、瀑為一體的天然原始奇景。進入小七孔景區,順著沿峽谷急速涌下的水道,緩步向上,耳邊是震耳欲聾的流水聲,遠處是雄峻的山巒、浩瀚的林海。那林海變幻著綠的音韻,一會兒深,一會兒淺,深得郁郁蔥蔥,青翠欲滴;淺的如薄薄綠紗,婀娜飄逸,深淺相間,構成一幅絢麗的圖畫。不長的河段中生成了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70余個瀑布、跌水,其中最大的落差40多米。沿河漫步,滿目銀泉漱玉、滿耳水揚樂聲。聽說,這座漂亮的古石橋有四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其中之一是,遠古時候有一個名叫阿吉的瑤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個指頭,但是這個獨指卻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堅硬如鋼的巖石戳成爛泥一般,更奇的是,過上一夜,巖石又能恢復其堅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麗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見鄉親們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對岸去趕場和耕種,便決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橋。他們來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獨指戳石頭,姑娘們便用變軟的石頭捏砌成橋,一個姑娘負責砌一孔。他們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氣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橋。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橋,本橋遂名“小七孔橋”。又因這座橋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還有一個別稱叫“七姑橋”。此橋看似單薄,但幾百年來,它經過多次洪水沖擊卻泰然屹立,迄今完好無損,可見其建筑工藝的精妙。
大七孔景區
過小七孔橋,曲行百米許,即見拉雅瀑布。瀑寬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視,但見瀑首懸藍天,旁綴白云,疑似天河自空而降。瀑勢如山倒,吼聲狀雷,頗為壯觀。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同響水河縱向錯落的68級跌水瀑布構成一幅絕妙的立體交叉瀑布群景觀。
交通指南小七孔景區位于貴州省荔波縣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區5公里,縣城新汽車站到小七孔東門可以乘坐11路公交車,無人售票,單一票價7元,可掃車上的二維碼付款買票,公交車運營時間7:00-19:00,發車間隔1。
鴛鴦湖是小七孔最耀眼的亮點。鴛鴦湖,這是由兩個大湖、四個小湖串聯組成的一個奇妙的水網,是一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處達38米,湖岸怪石嶙峋、犬牙交錯,濃蔭圍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測,四季恒溫。綠島之間,港汊交錯,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宮。狹窄處如水上林蔭巷道,開闊處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時分,濃霧似乳,籠罩湖面,朦朦朧朧,愈覺野趣無窮。穿越重重森林,兩汪湛藍的湖水躍入眼簾。不同的視角下,靜臥于樹木環抱之中的湖水也在變幻著色彩,時而是濃烈的橙紅,時而是淡雅的青紫,這是各色樹木映入水中,經過湖水吸收、反射和折射而成。水上森林則是一片極其獨特的森林。仔細看去,這里的千百株樹木,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頑石上,又透過頑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水中有石,石上有樹,樹植水中,這種水、石、樹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荔波大小七孔分為小七孔景區和大七孔景區。位于荔波縣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區全長7公里,山水秀美精巧,景致古樸幽靜,置身景區之中,游人立即能夠感受到如詩如畫的情懷和如夢如歌律。小七孔景區定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小七孔景區瀑布
“荔波三絕”
5、第五站:小七孔橋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七孔古橋,建于清道光年間,在涵碧潭上的小七孔古橋,處處透著寧靜的信息,從遠處看,特別恬靜。這也是整個景區的精華所在,景區也是因為這座橋而得名。6、最后一站:大七孔大。
“石頭開花”,是形容那些難以實現的事。可是在貴州黔南荔波的茂蘭,由于大自然的特殊“關懷”、人類的珍惜和保護,這一“天方夜譚”居然異乎尋常地變成了人間現實。茂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2萬公頃的巖石上,不但布滿苔蘚,長出花草,生長灌木,而且在裸露的石山上還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這些樹根能伸進石縫,順勢將巖石擠裂,看上去好像“石包樹”。樹根又能攀越巖石,延伸到很遠,尋找適合生長的地方,又形成“樹包石”。據統計,茂蘭的森林覆蓋率達91.58%,堪稱奇觀。
漏斗森林,為森林密集覆蓋的喀斯特峰叢漏斗,樹木密集,四周群山封閉,底部有漏斗式的落水洞,狀若深邃的巨大綠色窩穴。漏斗底至錐峰頂一般高差150——300米,人跡罕至,萬物都保持著原始自然的特色。各種各樣的樹木根系“流竄”于喀斯特裂隙之中,奇形怪狀的藤蔓攀附著林冠和平共處在峭壁之上,枝葉繁茂,濃蔭蔽日,形成了神秘而恬靜的漏斗森林景色。
荔波小七孔景區
航拍小七孔河流自然風光
到水上森林去漫步吧,細細欣賞這位深藏在深閨中的“少女”,那水緩緩從上游而來,到這里歡騰雀躍地織成了500多米長的白瀑。森林里,水在湍急地流,樹在拼命地長,瀑和林在抗爭,但又奇跡般的相偎。游人們手拉手,笑聲在林中蕩漾,清涼的水從腳下流過,都市的煩躁和喧囂已經拋到腦后。
荔波苗寨印象
荔波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世居于這塊秀美土地上的布依、水、苗、瑤、漢等民族,長期和睦相處,共同創造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長期以來,民族特色的花燈表演、山歌對唱、吹筆管、打刷把、賽龍舟、爬刀山、跳蘆笙舞、陀螺賽、打獵舞等,至今仍很好地傳承著。熱烈詼諧的布依族婚禮中的唱“朗外”,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對歌,自由淳樸的苗族婚戀,古樸神秘的瑤族鑿壁談婚和搶腰帶,令人倍感新奇,樂于探究尋趣。
大小七孔不是一個景點,但在同一個景區。 小七孔景區因景區北邊小七孔古橋而得名,在寬約1公里、長12公里的狹長幽谷里,有“超級盆景”的美譽。大七孔景區也是以進入景區的一座大七孔古橋而命名的。 小七孔景區 小七孔橋 響水河。
荔波大七孔風景區
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全國發行,每月5號出版。
郵發代號2-11 。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