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暑期旅游攻略
第三期來啦
今天帶大家美食打卡游
夢幻夜色游、旅居度假游
美食打卡游
上中順、張公橋、東大街這些美食街是應有盡有。來!消食片揣在身上,吃了這家換下一家!
上中順特色街區
上中順特色文化街區與樂山大佛隔江相望,連接嘉州古城和滔滔不絕的三江,上中順的巷子里不僅藏著很多適合拍照打卡的點位,還有許多美食令人口水直流!
郭星 攝
推薦店鋪:
陳老三蹺腳牛肉:市中區學道街與順城街交叉路口
魯式傳統紅糖餅:市中區順城街112號
順發飯店:市中區順城街150號
徐林黃燜雞:市中區濱江路南段268號上中順商業街區
四川省、重慶市居民享受峨眉山景區全價門票半價優惠【半價】四川、重慶學生:2022年4月30日-6月30日期間,四川省、重慶市全日制統招博士研究生及以下在校學生享受峨眉山景區免門票優惠【免費】熱度: 94.4萬人近期導航來過 No。.
王記鹵肉:市中區順城街156號
杜胖嬢館子:市中區上河街56號
張公橋美食街
張公橋美食街修建于康熙年間,經歷300余年風風雨雨。這里也是一條美食比較聚集的街區,到了樂山,不能不看大佛,更不能不來這遍布上百家美食的張公橋。
推薦店鋪:
牛兒風味面:市中區張公橋76號
熊家婆麻辣燙:市中區張公橋教育賓館對面
4.四川沐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小涼山殘脈五指山北麓,總面積6485.93公頃,由珠海丹霞、涼風軍、五馬坪三個景區組成。5.樂山仙芝朱堅生態園旅游景區位于峨眉山東郊,占地300多畝。公園北臨峨眉河,位于旅游干道,整個生態園秉承。
樂山雷記烤魚:市中區張公橋里仁街70號
羅格蹺腳牛肉:市中區張公橋街80號1層
東大街
東大街地處樂山老城區,與玉堂街并肩而立,直通迎春門。東大街是樂山網紅美食的聚集地,燒麥、缽缽雞、冰粉、蛋烘糕、地道的面館……都能在這里吃到,想要一站式吃遍樂山特色美食,就選擇它啦!
推薦店鋪:
趙記原創三鮮冰粉:市中區東大街151—153號
鈴鐺面館:市中區東大街(近川劇院)
“攪三攪”豆腐腦:市中區箱箱街161號
黃泗海黃雞肉:市中區東大街106號1層
寶華園百年老字號燒麥:市中區東大街140號
海匯源老燒麥店:市中區東大街120號
葉婆婆缽缽雞:市中區東大街樂山港41號
雷四孃蛋烘糕:市中區東大街47號
夢幻夜色游
《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烏蒙沐歌》大型實景劇,《記憶峨邊》沉浸式演出,一場又一場視覺盛宴讓你換個角度看樂山!還有夜游三江,游山,游城,游江,晚上的樂山也不一般!
《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
《只有峨眉山》借助實景互動演藝力量,結合云上夢幻巡游、80游戲廳、特色九大碗、夢幻泡泡浴、螢火蟲體驗、懷舊壩壩電影等活動,打造沉浸式實景村落演藝夜秀場,實現園區互動游玩體驗新模式。
地址:峨眉山市綏山鎮峨川路99號
電話:0833—5363666
《烏蒙沐歌》大型實景劇
天為幕、山為屏、水為臺、特色文化為歌舞……《烏蒙沐歌》是沐川縣立足獨具魅力的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推出的大型山水實景劇。全劇時長70分鐘,包括風云沐源川、詩韻沐川、茶馬古道、婚俗遺風、舞動金秋、尾聲六個部分。
演出地點:沐川縣沐源廣場烏蒙沐歌劇場
《記憶峨邊》沉浸式演出
位于峨邊沙坪鎮濱河路的“記憶峨邊”歷史文化街區,以文史鑄魂、以山水入畫、以人文添彩,通過景墻獨特的藝術展示,以史為據,以文輔景,以景傳情,鋪開一幅悠遠的文史畫卷。
地址:峨邊彝族自治縣縣城
夜游三江
樂山網紅打卡景點,夜間漫游,通過長達1小時的沉浸式游船體驗,欣賞夜間的三江六岸,揭開大佛神秘的面紗,見證大佛的前世今生,領略夜觀大佛的震撼與神奇,縱覽睡佛初醒,探訪古城嘉州,感受山水佛城交相輝映的夜色盛景。
地址:樂山大佛景區游江中心電話:0833—2355557
旅居度假游
1、樂山大佛景區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坐落于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景區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佛教文化底蘊深厚。出游信息 咨詢電話:0833-6116666 詳細地址:樂山市市中區凌云。
禪驛嘉定院子
以打造“禪文化”為主題,結合抄經、太極、禪茶等匠心獨具的“禪生活”體驗,打造一方古韻飄香的寧靜樂土。禪驛·嘉定院子擁有云智、云游、云根、云隱、月渡、清石6個意韻院落,76間精品客房。
地址:市中區大佛景區嘉定坊C區
電話:0833—2118222
千里走單騎
地址:市中區大佛街道烏尤壩2號
一笑新度假酒店
企業回在網上報旅游團旅游非常簡單。首先,你需要選擇一家專業的旅行社,并認真閱讀其有關旅游團的所有信息,以確保你所選擇的旅游團符合你的要求。其次,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查找旅游團的相關信息,包括出發地點、旅游時間、行程安排、價格等。最后,你。
地址:市中區九峰鎮鞍山村1組29號
電話:0833—6210999
三江悅度假酒店
地址:市中區龍泓路嘉定坊C區
電話:0833—2265999
卡莎莎鄉村度假區
度假區內民宿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延續傳統川南民居中的吊腳樓、挑廊及雨搭建筑形式。這里不只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也通過挖掘在地生態與文化,傾心營造彝風彝俗、農事體驗、手工藝、茶旅研學、自然野趣等度假生活。
圖源@云上福來
地址: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鎮福來村6組
電話: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