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華山: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渭南華縣城東南5公里處,由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潛龍寺、少華峰五大景區組成,自然及人文景觀多達150處。這里海拔高度530米--2491米,森林覆蓋率90%,氣候宜人,空氣中富含負離子,生態環境近似原始,四季風光變幻無窮,充滿魅力,人稱“陜西的九寨溝”。
最佳季節:春夏秋最佳,因此最佳旅游月份應為:3—10月。 春秋氣溫適宜,夏季到此避暑也是不錯的選擇。
景區門票:淡季60元/人(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旺季90元/人(3月1日至11月底)
景區觀光車:往返25元/人。
索道門票:往返100元∕人。
交通信息
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處比較有名的旅游景點,如果到少華山景區游玩,小伙伴們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到周邊游玩一下,推薦大家可以順便到秦嶺澗峪、處女泉、天留山等景點游玩。1、秦嶺澗峪地點:華縣高塘鎮 關鍵字:秦嶺西澗。
自駕線路: 從西安出發,沿西潼高速向東,從華縣出口處下高速,向南上310國道半小時左右即可直接到山口。
乘車路線: 西安城東客運站乘車到華縣,縣城打車或者班車可直通景區。
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除了風景優美之外,少華山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少華山在《山海經》、《水經注》等典籍中曾被記述和贊美。唐宋時期,少華山被兩位皇帝御封為“佑順侯”、“豐潤侯”。歷代的文人墨客,如杜甫、白居易、杜牧、王昌齡等寫下了大量吟頌少華山的詩詞文章。
古代許多政治文化名人在此或游覽、或隱居,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秘聞軼事。隋末綠林好漢王伯當在此聚義,名著《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的不少故事就發生在少華山,當年的山門、石寨等遺址現依然可見。
這里的潛龍寺、寧山寺是佛教名剎,少華山上宮下院道觀群遺址遍布山上山下,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給該景區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少華山之所以稱為“少華山”,除了因為離五岳之一的“西岳”華山很近之外,天氣好的時候,確實能遠眺到華山主峰,還因為少華山的主峰跟華山形似,都是花崗巖山體,只不過規模小一些,反而更添一分靈秀之氣。
一、一日游路線路線一:連霍高速在華州區少華山口腳下,310國道往東走5公里。可以在售票處和檢票口合影。游覽路線:1.少華山風景區進入景區后,乘坐景區大巴游覽洪崖湖景區;游覽洪崖湖景區后,可到達三公里外的索道服務區,。
按照神話傳說的說法:少華山與太華山(即西岳華山)是天宮玉皇大帝御花園的一對使女華蓉仙子和華芙仙子下凡顯形而成,因華山高五千仞被玉帝封為太華之主,盟冠五岳;少華山高四仟仞,被封為太華之輔,賜號少華。
一日游建議進入景區大門,就是乘坐觀光車前往索道,每人來回25元。少華山纜車,長1858米,高差873米被譽為西北第一索道。是國內最險,最長的脈動式雙循環客運索道。纜車運行了20分鐘,期間停留了2,3次。好像也只有纜車一種。
少華山紅葉:少華山算是距離西安最近的賞紅葉景區,秋日的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賞紅葉的最佳時間大概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這段時間,10月31日活動這天,剛好是少華山紅葉的黃金時間,所以這次大家有眼福了。
少華山紅葉節將越來越有知名度,因為今年景區和北京香山景區締結為姊妹景區,并成功加入中國紅葉聯盟,成為中國紅葉聯盟第6個成員單位,陜西第一個加入紅葉聯盟的景區,這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少華山景區秋季紅葉的魅力。
少華山,自古以來就是關中名山,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淀。山上風光旖旎,已發展為旅游風景名勝。2、渭華起義紀念館坐落在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高塘塬上,這里地勢挺拔,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南接秦嶺,北臨渭水,川塬起伏,溝壑。
少華山景區導覽圖
關于游覽路線:少華山景區內分兩條游覽路線:
今天乘坐的是"西北第一長索”的少華山索道。這也是國內最長,最險的脈動式客運索道。從空中俯瞰少華山又是另一番景象。少華山頂主峰海拔1664.4米的懸崖峭壁上的玻璃棧道吸引了不少游客拍客留念。我個人覺得沒有銅川金鎖關的。
第一條徒步游覽路線:
右邊進景區是紅崖湖、石門峽一條線,這條路線非常適合徒步,邊走邊看,路兩旁的紅葉近在眼前,美不勝收;一路會經過石門峽、石門、九龍關、九龍潭、聚仙灣、母子峽等景點,一直走到天仙瀑布就可以考慮折返了。
這一路基本都是沿著峽谷穿行,偶有山坡,強度并不大,成年人自然不在話下,當然也很適合老年人和孩子一起休閑漫游,當然年紀小的小朋友還是有點累人的。這一段徒步來回時間在1個半到2個小時左右。
第二條索道登山路線:
左邊進景區就是少華山索道,這條路線可以遠眺少華峰,下了索道之后,經過一段山路的攀登,直達潛龍寺,在索道下的山坡紅葉與其他樹葉顏色摻雜一起,五顏六色,別有一番風味。這一段的行走強度,相比右邊那條線,強度大一些,畢竟一路登高,更需要體力,體力不夠的朋友,建議索道上去之后,在平臺游覽一下少華主峰的美景后,就直接索道下站。
但是體力好的朋友,之后的潛龍寺景區是不容錯過的,“潛龍寺”因當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潛藏,后其子東漢明帝劉莊為報答此地潛藏先父幸存之恩,敕令當地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屬佛教圣地。到了潛龍寺,注意看寺廟主殿后面有一塊“蟠龍祖庭”的牌匾,全國罕見。
潛龍寺景區充分體現少華山“宗教文化、神話傳奇、自然生態”和“奇、難、險、峻”的風景特色和龍文化的深厚內涵,集觀光、祈福、登高、餐飲、休閑及禪修、健身、住宿、會議、度假為一體,旨在打造一處高端旅游文化與大眾化旅游文化相結合的產品典范。
建議先徒步,折返回來后,稍做休息,再坐索道。時間充裕的朋友可以中午在山里的農家樂吃頓美味大餐,然后再賞美景。這樣才不錯過少華山任何的美麗風景。
潛龍寺的正殿后門的“蟠龍祖庭”牌匾,這個在全國其他地方都很少見哦
海拔1664.4米的少華山主峰懸崖上的玻璃棧道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拍照。個人覺得沒有銅川金鎖關危險,但是金鎖關棧道營造的氛圍就像一條萬龍在空中翱翔。村民們在上面拍各種搞笑的照片。石門峽、洪崖湖、九龍關、金蟾望月、蒼鷹石。
少華山部分景點介紹:紅崖湖景區:紅崖湖景區位于小敷峪淺山地帶,北起山口,南連石門峽景區,東臨潛龍寺景區,西接少華峰景區。
石牌坊:位于少華山前旅游公路上,高14.6米,寬26米,五孔結構,由漢白玉石材建成,通體潔白,氣勢恢宏,是時下西北第一大石牌坊。牌坊門額正中鐫刻的“少華山”三字,該牌坊是少華山標志性建筑之一,2007年5月建成。
寧山寺:該寺座南面北,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主要殿宇雕梁畫棟,脊獸琉瓦,盡呈明清風格。寺內古木蔥蘢,青竹蕭蕭,少華山不坐索道怎么玩,溪水環繞,清靜無塵,為關中名剎古寺。該寺院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來寺發心還愿不絕。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是寧山寺古廟會,期間方圓百里內的僧侶、信眾和香客,數萬人云集寧山寺,成為陜東佛界一大盛事。
紅崖絕壁:進入山口3公里,可觀紅崖絕壁。絕壁自然而成,呈凹形,面東而立,高約300米,寬約500米,直上直下,崖壁褐色,氣勢雄偉,為國內所罕見。絕壁底部建有百米廊道,紅柱黃瓦,石欄圍護,與登山步道相連。
寇公祠:位于紅崖絕壁南側山峰之上,天官府遺址之下,是為紀念和祭祀寇準而新建的一處人文景觀。該祠座西面東,三間一開,青磚黛瓦,雕梁畫棟。祠內正中有寇準塑像,四周墻壁上是反映寇準生平偉績的壁畫。祠前平臺上建有天官亭。該亭八角重檐,造型彩繪呈宋代風格。
石門峽景區:石門峽景區位于小敷峪中部,海拔高度800—2000米,面積2450公頃。景區內山高林密、奇峰重重、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里雕琢得雄偉神奇、千姿百態,峰、洞、石、林、泉、瀑、廟交融成景,是一個以自然山水為主體的風景區。
石門:位于金壺橋南500米,為千百年來洪水沖刷和地質巖層自然變化而成。石門坐落在峪道內橫臥的山梁中央,高約30米,寬約20米,兩邊是壁立的石崖,崖上有多處摩崖石刻。石門底部一邊是進出小敷峪的山道,一邊是奔瀉喧囂的激流。石門內外,翠涌千峰,濤聲不絕于耳,來到此處,“橫嶺中斷河道開,碧水涌門滾滾來”的意境便可油然而生。
九龍關:雄踞于九龍潭懸崖峭壁之上,關城高約3米,寬約3.5米,方石筑砌,依山勢而建。中間一門洞,僅有三尺之寬,上鐫“九龍關”三字,蜿蜒崎嶇的燕子碥道從中穿過。該關上有云霧繚繞的燕子崖,下有咆哮深谷的九龍潭,也是進出小敷峪的必經之地。
九龍潭:位于燕子碥下百米深的峽谷中。在這里,湍急的河水在陡峭光滑的連山石上飛流翻卷,沖向崖下的疊潭,黑青的潭水卷著浪花瀉入下游湖中。潭兩側是灰色的崖壁,崖壁上有九條數十米長的白色石紋,左右纏繞,如龍盤曲,因而人稱這里為九龍潭。
一日游建議,進景區大門,坐觀光車去索道,每個人來回25元。少華山纜車,全長1858米,高差873米,號稱西北第一索道。是國內最危險、最長的脈動雙循環客運索道。纜車運行20分鐘,其間停2、3次。纜車似乎只有一個選擇。下了。
聚仙灣:為祖師山腳下的一道河灣,因道教八仙曾在此相聚逍遙游而名。聚仙灣長約200米,四周峰巒疊起,林木濃郁,風景秀麗,崖壁、河床、流水、巨石各有所妙。
鷹石:在天崖之南的河道中央,矗立著一塊高約50米,底圍約百米的獨立巨石,即鷹石。該石形似一只老鷹,背南面北,頭部歪斜,目視腳下,嘴呈鉤狀,雙翅收攏,前胸裸露,背部羽毛濃密,神情若有所思,形似神似,栩栩如生,是罕見的絕景。
密林谷景區:位于小敷峪的最南端,海拔1100—2491米,面積1220公頃,森林覆蓋率90%,生態環境近似原始,是一個以森林探險、科學考察、生態旅游為主的景區。高山流水,怪石嶙峋,密林滿山,松濤陣陣,四季風光變化無窮。
仰天大佛:在龍槐溝口,仰望東南,可以看到遠山脊線彎曲,酷似一尊佛像平身仰臥的樣子,佛面朝天,頭南腳北,面部五官依稀可辨、自然天成,額頭寬大,鼻梁高隆,雙目微閉,兩手合掌于胸前,清晨日出時,霞光萬道,大佛上方,有薄霧籠罩,朦朧中充滿神秘感。
迷糊峪:長十多里,傳說當年王莽篡權追殺劉秀,劉秀躲入此峪,眼看快追上之際,峪內煙霧彌漫,王莽軍隊迷迷糊糊不辨方向,劉秀因此逃過一劫。
少華峰景區:位于公園西部,是由變質巖和花崗巖擠壓、褶皺和斷裂而成,所以山勢雄偉,巖石裸露,峰巒起伏,溝谷幽深。
石魚:左攆溝溝槽內有一塊巨石,兩頭小,中間大,周圍線條彎曲,形體豐滿,酷似一條游魚,它長7.8米,寬2.5米,頭南尾北,似向主峰“游去”。游人至此,以摸石魚為幸,寓意為年年有余。
跑馬崗:位于東峰與中峰之間,是一段外高內低的斜坡崖面,長約50米,寬約20米,兩邊皆為凌空絕壁。相傳王伯當曾在此演兵,至今還留有飲馬池和馬蹄印,飲馬池中的水常年不干,堪稱一奇。
青龍背:位于北峰和東峰之間,一道光滑的石梁,有25米長,15米寬,南斜北仰,石面光潔泛青,形如龍背,故名青龍背,青龍背上,寸草不生,開闊明朗,青光映照。行走其上,四周眺望可見群峰蒼蒼茫茫,腳下流云匆匆而過。
玉皇頂遺址:此處原有五間大殿,座南面北,是明神宗萬歷年間創建,清康熙十一年重修,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兩側是文武天君。這說明了少華山不只是三教合一,而且還有多神信仰的宗教特點,形成了少華山獨有的宗教文化特色。
【來源:西安深度游】
【由渭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輯】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