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點
【動畫】超萌預警!新晉頂流鹽精靈帶你玩轉運城!
好山好水好地方!河東八景以全新姿容恭迎四方賓客
農旅融合,“融”出新天地
鄉村美如畫,豐收稻谷香。
農旅融合,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近年來,我市深挖農業多種功能,拓展休閑旅游產業鏈條,打造田園綜合體,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農旅融合煥發出勃勃生機。
9月中旬,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迎來不少游客,他們在窯洞飯店里品嘗農家菜,在奇石博物館里參觀形狀各異的梅花石,在山桃林里蕩秋千,悠哉樂哉。
2016年,央視新聞直播間播放了壯觀的嶺回花海,讓這里的山桃花一舉成名,運城鹽湖生態旅游開發,慕名前來的省內外游客絡繹不絕。當地抓住這一契機,提出農旅融合促脫貧的發展思路,依托山桃花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農業與旅游業實現深度融合。
2017年,嶺回村第一屆山桃花節取得開門紅:每天車流量超過3000輛,總接待游客15萬余人,產生的經濟效益達150萬元。
運城旅游景點大全景名 運城旅游景點有哪些1、運城旅游景點有運城鹽湖、蒲津渡遺址博物館、神潭大峽谷、鸛雀樓、大禹渡景區、運城李家大院、絳北大峽谷、東岳廟景區、山西頤和尚景溫泉酒店、柳隱山大峽谷風景區等。 2、運城鹽湖。
村黨支部趁熱打鐵,以鄉村旅游為紐帶,給當地農副產品搭建銷售平臺,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們組織婦女,用桃枝、桃核編成籃子、手鏈、車墊,試著進行售賣,銷路很好。”相關負責人介紹,村里隨后又打造了窯洞賓館,使其成為嶺回村農旅融合的另一個亮點。
村里的旅游火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了,這讓村黨支部對走農旅融合這條發展道路的信心更足了。之后,嶺回村又先后建成了300余畝櫻桃、火龍果、葡萄等特色采摘園,成立百畝香菇產業園、紅豆杉苗木基地、舜祥工藝品加工廠、舜王奇石館、窯洞博物館等28家新型涉農經濟組織。
7、運城鹽湖(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中國死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是南風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旅游的號召,依靠鹽湖資源優勢投資開發,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集人文、生態、綠色、養生為一體的新型旅游公司。8、五老峰國家風。
無獨有偶。位于黃河岸邊的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也嘗到了農旅融合的甜頭。這個地處偏遠、耕作條件相對貧瘠的沿黃村,利用黃河經濟帶的灘涂資源,寫下了一篇大文章,逐漸走出了一條以特色農業發展為主導,農旅不斷融合的發展新路子。
“農產品必須轉身成為帶動旅游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多種產業發展的紐帶,才能有更大的收益;農業資源與旅游要素有機結合,走農業、旅游有機結合的發展新路子,才能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薛公村黨支部書記程俊懷說。
豬豬學院、豬豬博物館、小豬造型的兒童滑梯……位于臨猗縣北景鄉的豐淋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淋牧業”)廠區,風景別致,空氣清新,讓人絲毫感覺不到這是一家生豬育肥的畜牧企業。
李家大院是是晉南獨有的巨富豪宅李家大院,位于運城,堪稱風水寶地,是去運城旅游必須打卡的地點之一。李家大院占地面積比較廣,有古建筑區、新建區、農業生態園等六部分組成,是一個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旅游。
豐淋牧業自2012年創立至今,取得了長足發展,現擁有一個10萬噸產能的配合飼料加工廠、4個基礎母豬場、8個生豬育肥場,固定資產2.7億元。為了使養豬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該公司積極發展智能養豬,并致力于將生豬養殖與旅游業進行融合。
“這邊是我們的現代化豬舍,順著這條走廊一直往前走,可以看到生豬養殖的全過程。”豐淋牧業負責人說,公司未來將打造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畜牧養殖特色小鎮,使其成為一個集觀光、旅游、住宿、餐飲、大棚采摘體驗、農業科技提升等于一體的大型農業科技園區。
我們欣喜地看到,如畫的鄉村,已經或正在“融”出一片新天地。
碧水、青山、綠樹、碩果
置身運城
目之所及,皆是風景
從走馬觀花到深度旅游,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走出城市、回歸田園,尋找心目中的“詩與遠方”!
城旅融合,“融”出新圖景
分別是是溧陽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南山景區范圍內行使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旅游項目開發與管理、環境整治、景區規劃建設、生態保護、行政綜合執法等職能。南山景區黨工委、管委會與戴埠鎮黨委、政府合署辦公。景區黨工委。
漫步運城街頭,有文化氣息四溢的河東書房,有流光溢彩的城市街區——盬街,還有提升改造的禹都東街和多處城市公園……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城市風貌改善,讓人文歷史與城市建設實現多空間有機融合,“線線有特色、路路有景觀、景景有熱點”的城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正不斷形成,并逐漸成為運城旅游新的融合發展熱點。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 旅游 開發有限公司是南風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 旅游 的號召,依靠鹽湖資源優勢投資開發,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集人文、生態、綠色、 養生 為一體的新型 旅游 公司。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金4000萬元,現有員工。
“禹都東街貫穿市區東西,車流量大,改造前早晚高峰堵車是常事,現在路寬了,也通暢了,晚上路燈一亮,看起來挺闊氣。”提起家門口的禹都東街,家住禹香苑小區的夏小甜連連稱贊。
近年來,我市著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城市街景、陸景、水景,城市形象得以明顯提升。除了禹都東街,市區圣惠南路、中銀路、雙橋路等道路也進行了提升改造;河東街、槐東路、鋪安街等街道的人行道,使用新型環保透水磚,路面亮麗又實用……一條條交通動脈匯集成網,推動著城市的蝶變。
交通網絡在不斷優化,城市的生態修復也在不斷改善。
南山開發一直備受關注,自今年南山新境市民廣場開放之后,吸引了不少市民休閑放松,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個總規劃面積8863畝的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南山生態體育公園、南山新境休閑度假區、康養配套住宅等六大片區。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運城南山片區集生態游憩、康體健身、休閑娛樂、品質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區。
夜晚,盬街霓虹璀璨、流光溢彩。伴隨著逐漸升騰的煙火氣,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三兩結伴來此游玩。方言墻景觀前,幾名游客在拍照留念;三維針雕墻則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互動體驗。一旁的非遺展覽上,無論是稷山螺鈿漆器髹飾技藝,還是絳州木版年畫,都盡顯非遺文化的魅力。
網紅“不倒翁”小姐姐、花轎游街、人偶表演……活色生香的市集、精彩紛呈的演出、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琳瑯滿目的美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如今,蘊藏著河東文化內涵的盬街已被評為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成為旅游發展新業態。
家住星河城的孫小瑋是閱讀愛好者,每周都會去河東書房·北城街道館借書、還書。“在這里,不光能借到一些傳統古典名著,還有最近上市的暢銷書、典藏版套書,基本上能滿足我90%的閱讀需求”。
夜幕降臨,運城南風廣場處臨水而坐的文脈·河東書房內燈火通明。“看,1998年運城汽車站就是長這個樣子的,爸爸以前就經常在這里坐汽車從萬榮老家來運城。”市民張峰在給6歲的孩子講解文脈·河東書房墻上掛著的一幅老照片背后的歷史。“以前知道河東書房,但是沒有進去過。今天轉到這邊,收獲挺大!”張峰說。
文脈·河東書房內不僅有靜態的老照片訴說著運城的發展脈絡,還有“動感十足”的多媒體展廳,通過光、影、聲的結合,將當代運城的發展成果予以“活化”。從七彩鹽池到中條山巒,從城市高樓到廣袤田野,置身其中,你會感受到“這里很運城”。
書房推出的“池鹽咖啡”系列主題飲品也很亮眼:通過拉花工藝將鹽池圖案描繪在咖啡上,特色鮮明,頗受年輕人青睞。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