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挺會玩兒首頁
  2. 攻略

旅游名勝

3月15日,國務院官網發布批復,同意將云南省劍川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止目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經達142座,我們整理了全部名單。看看你去過幾座?

14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這142座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歷經風霜洗禮;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四海聞名;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可以撫今追昔。

各省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排名TOP10

你去過幾座?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河北省

承德市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游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保定市

保定以“保衛大都,安定天下”得名,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保定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后燕立都之地,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正定縣

正定縣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邯鄲市

邯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先后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

山海關區

山海關區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為秦皇島市轄區之一,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山、海、關、城、樓、湖、海、洞、廟種類齊全。

蔚縣

蔚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是中國文化先進縣、民間藝術之鄉、剪紙藝術之鄉、剪紙藝術研究中心、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

山西省

平遙縣

平遙縣是中國境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縣城的原型。平遙古城擁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山西省的文物大縣,有300多處古跡。“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雙林寺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鎮國寺萬佛大殿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珍貴的木構建筑之一。

大同市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古稱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跡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包括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新絳縣

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隋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代縣

代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雁門郡、代州,春秋屬晉,戰國歸趙,秦代建縣,北魏設郡,隋朝設州,明清置道,歷為州、郡、道、縣治所,有“趙國門戶,漢室要塞,大宋邊防,朱明重鎮”之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軍事強藩、商埠重鎮。

祁縣

祁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稱“昭馀”,因“昭馀祁澤藪”而得名。隸屬于山西省晉中市。祁縣祁太秧歌、戴氏心意拳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原市

太原市是中國山西省省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著名的不銹鋼城,晉商之都。太原,簡稱“并”,古稱晉陽,曾是九朝古都,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合并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遼寧省

沈陽市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西漢時期,始稱“侯城”,隸屬漢遼東郡,是為沈陽正式建城之始。唐代改稱“沈州”。“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歷史。

遼陽市

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遼陽文物古跡己發現130多處。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東漢至魏晉時期的古墓壁畫、遼代白塔、明代首山清風寺等。

吉林省

吉林市

吉林市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吉林市是史前文化發源地和中國滿族發祥地之一。

集安市

集安是世遺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迄今為止,集安境內共發現古遺址、古墓葬1萬多處,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集安是全國第30處世界文化遺產地。

長春市

長春居于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跡、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

黑龍江省

旅游名勝

哈爾濱市

哈爾濱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的美譽,還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

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爾市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既有古老的昂昂溪文明,也有新興的工業文明;既有黑龍江將軍府、將軍衙門、督軍署等有效控制邊疆的官署遺址,也有塔子城、金長城、百年中東鐵路車站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鶴文化已成為齊齊哈爾重要的特色文化。

上海市

上海市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后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唐朝置華亭縣。上海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江浙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江蘇省

南京市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后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蘇州市

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揚州市

歷史上,揚州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漢至清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揚州在歷史上有曾有過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漢中葉;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趙宋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

徐州市

徐州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鎮江市

鎮江是全國聞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金山寺、西津渡等眾多名勝古跡。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中國大運河鎮江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淮安市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淮安人文薈萃。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

無錫市

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

南通市

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泰州市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常州市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于1949年設市。中國大運河常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常熟市

常熟,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常熟文化屬吳越文化,常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宜興市

宜興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宜興是“紫砂壺”原產地,擁有石灰巖溶洞80多個,茶園3500余公頃,竹海縱橫八百里。

高郵市

高郵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0年建城史。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為帝堯故里、堯文化發祥地,是江淮文明、郵文化重要區域。現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浙江省

杭州市

杭州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

紹興市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巖、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寧波市

寧波人文積淀豐厚,歷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寧波屬于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

衢州市

衢州地處閩、浙、贛、皖交界之處,從雕刻建筑、飲食習慣到地方曲藝、民情風俗均深受周邊地域文化的影響。衢州歷史悠久,人文豐富。古為百越之地,至今還有畬族留居于此。

臨海市

臨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臺州府治,臺州府在南宋時為畿輔,臨海作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較大提升。擁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跡,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

金華市

金華,浙江省轄地級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金華,簡稱金,古稱婺州。

嘉興市

嘉興建制始于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嘉興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湖州市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于戰國,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歷史人文景觀。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稱。

溫州市

溫州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朝時始稱溫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歷史。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溫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溫州話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

龍泉市

龍泉市歷史悠久,自古人文昌盛,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古城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較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安徽省

亳州市

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陪都”。

歙縣

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榮譽稱號。

壽縣

壽縣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安慶市

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圣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

績溪縣

績溪縣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現隸屬于宣城市管轄。

黟縣

黟縣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地之一,有“中國明清古民居博物館”之稱。歷史文化資源保存完整、系統、數量豐富。境內保存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68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 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黟縣擁有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1處2地,中國歷史文化名村6個,中國傳統村落4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3片,非物質文化遺產66項。

桐城

桐城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北至省會合肥90千米,南鄰安慶市區68千米,屬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滬蓉高速、合九鐵路、206國道3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享有“文都”的盛譽,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桐城特產有桐城小花、水芹、青草香大米、桐城老酒、豐糕等。還有著名的“六尺巷”。

福建省

福州市

福州,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于福建省東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于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設市,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泉州市

泉州最早開發于周秦兩漢,公元260年始置東安縣治,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

漳州市

漳州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于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686年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歷史。歷史上走出了林語堂、黃道周等名人。

長汀縣

長汀是世界客家首府。是客家人的發祥地和集散地,先民從中原輾轉而來,在長汀與原住民在生產生活中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飾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風土文化和客家飲食文化。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之名源于“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其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爆發,南昌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被譽為“英雄城”。

贛州市

贛州是原中央蘇區所在地、萬里長征的起點城市。贛州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歷來為江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守仁、辛棄疾等皆在贛南主政過。

景德鎮市

景德鎮市是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并稱全國四大名鎮。

瑞金市

瑞金市歷史悠久,紅色文化特色突出,革命歷史遺存豐富,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和蘇區精神的主要發源地,城市傳統格局保存較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撫州市

撫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九江市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地處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山東省

濟南市

濟南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位于歷城區大佛村,鑿山而成,建于隋代,為山東第一大佛)。

曲阜市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圣城”“東方耶路撒冷”。曲阜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1994年,孔廟、孔府、孔林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青島市

青島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青島膠南市的瑯琊臺。

聊城市

6000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大汶口文化遺址18處,龍山文化遺址45處,龍山文化古城址9座,占山東省龍山文化古城數量的一半。

鄒城市

臨淄區

臨淄區,屬淄博市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境內臨淄墓群、桐林田旺遺址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市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蓬萊市

蓬萊有歷代名勝古跡100余處。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于宋慶歷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戚繼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極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苑動物園等旅游景點。2020年蓬萊市和長島縣合并撤市劃區并入煙臺市。

煙臺市

煙臺市歷史悠久,遺存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近代建筑集中成片,街區特色鮮明,城區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青州市

青州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云門山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仰天山森林公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駝山。包括返修重建的宋城、維修保護的青州古街,已逐步成為古城獨有的民俗文化旅游的中心。

河南省

洛陽市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十三朝古都之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于世,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蜚聲中外。

開封市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八朝古都。開封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開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稱。

商丘市

商丘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燧人氏、炎帝朱襄氏、顓頊、帝嚳等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

安陽市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十大最古老城市,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在此建都,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殷墟是中國目前為止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

南陽市

南陽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曾孕育出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謀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歷史名人。三國時期,南陽郡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源地。

鄭州市

鄭州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全市有世界文化遺產2項1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

浚縣

浚縣作為一座千年古城,浚縣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浚縣古城內的大運河浚縣段、黎陽倉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浚縣大佛是&34;的大型摩崖造像。浚縣泥咕咕被中國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濮陽市

濮陽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盧、張、范、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于此。作為“中國雜技之鄉”,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湖北省

荊州市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荊州歷史厚重、文化燦爛,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2700多年。

武漢市

武漢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的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武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襄陽市

襄陽,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襄陽名勝古跡旅游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有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著名景點。

隨州市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據史籍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就誕生在隨州烈山(厲山鎮),隨州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圣地。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被海內外譽為世界奇跡。

鐘祥市

鐘祥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鐘祥境內文物古跡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所在地。鐘祥還造就了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誕生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

湖南省

長沙市

長沙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存有馬王堆漢墓、四羊方尊、三國吳簡、岳麓書院、銅官窯等歷史遺跡,發生過清末維新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等愛國救亡運動。

岳陽市

岳陽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岳陽樓—君山島為5A級景區,張谷英村被譽為“民間故宮”,汨羅江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

鳳凰縣

鳳凰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古城內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是西南地區現存文物古跡最多的縣市之一。楚文化與鳳凰土著文化的結合,苗文化與漢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永州市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國以來,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此外,永州還是懷素、黃蓋、周敦頤、李達、陶鑄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貶至永州時,留下了《永州八記》,在文學史上影響重大。

廣東省

廣州市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

潮州市

潮州市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歷史上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

肇慶市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的春秋晚期至戰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影響的痕跡,也有嶺南文化的顯著特征。

佛山市

佛山歷史上是中國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粵劇的發源地,嶺南文化分支粵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以及傳承地之一。

梅州市

梅州,廣東省省轄地級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梅州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

雷州市

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

中山市

發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

惠州市

惠州市歷史悠久,遺存豐富,文化多元,底蘊深厚,城區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市

桂林是桂柳文化發祥地和興盛地。從秦朝開始,桂林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抗戰時期,桂林成為中國最早光復的省會城市(解放以前都為廣西省會)。

柳州市

柳州位于廣西中北部,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故稱“壺城”。近現代叫龍城,因城里每一個人都是龍的傳人,早在5萬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這里了,從建城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柳州的民族風情獨具神韻,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和侗族的樓,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北海市

北海開放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要組成城市。

海南省

瓊山區

瓊山地靈人杰,是海南人才輩出和精英薈萃之地。文化發達,是海南島文化傳播最早的縣份之一。著名人物有一代文宗丘濬、“海青天”海瑞、戶部左給事中許子偉、馮白駒將軍等。全區共計有文物保護單位52處。(其于2002年并入海口市)

海口市

海口又稱“椰城”,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是南海地區海、陸、空交通重要樞紐。

重慶市

重慶市

重慶有3000余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四川省

成都市

成都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約在公元前5世紀筑城,西漢時已成為中國六大都市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北宋年間成都人聯合發行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自貢市

自貢,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

宜賓市

以五糧液為代表的發達的釀酒工業使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宜賓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古稱“僰道”“戎州”“敘州”。

閬中市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境內擁中國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的閬中古城。

樂山市

歷史上屬古蜀國,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樂山市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三處世界遺產的城市(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景區、東風堰)。

都江堰市

都江堰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34;,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瀘州市

瀘州,自公元前161年西漢設江陽侯國以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瀘州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內唯一擁有兩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中國唯一的酒城。

會理縣

會理古代為邛都國地。秦滅蜀后,會理實際已置縣,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遣司馬相如開靈關道,通西南夷,建會無縣屬越嶲郡,是會理有文字記載的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

貴州省

遵義市

遵義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樸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制造之鄉等稱號。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臺酒的故鄉。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鎮遠縣

鎮遠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余處,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俱高。這座擁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地處入黔要道,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

云南省

昆明市

昆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

大理市

大理市地處云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云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余年。

麗江市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旅游資源豐富,有旅游風景點104處,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等知名旅游景點。

建水市

建水自元代以來為滇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興盛達七個世紀之久,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已成為建水兩張名片。

巍山縣

巍山是文獻名邦,文化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風景名勝薈萃。境內保存的古代文物和古跡眾多,現有館藏文物近3000件,經國家和云南省文物鑒定組鑒定,其中有珍貴文物36件。

會澤縣

通海縣

通海縣地處云南省中南部,歷史悠久,文化流長,古為滇南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漢、唐、宋、明等朝代均在這里設置行政機構。通海縣居住著漢、彝、回、蒙古、哈尼等多個民族,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讓通海璀璨文化的底蘊更加深厚,特殊的地理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物產也成就了通海“禮樂名邦”“秀甲南滇”“小云南”等美譽。

劍川縣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云南“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早在秦漢之際大理劍川就已成為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沖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較早的地區之一。劍川現存的實物遺存為印證南方絲綢之路的發展興起和研究南方絲綢之路歷史沿革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游城市,也是藏傳佛教圣地。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而聞名于世。

日喀則市

日喀則地區大體處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與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間,境內定日縣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

江孜縣

江孜位于縣城中心的宗山,是江孜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歷史見證。位于縣城西郊的白居寺,始建于1418年。

旅游名勝

陜西省

西安市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13個王朝在此建都。西安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咸陽市

咸陽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咸陽也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

延安市

延安市古稱膚施、延州,原陜甘寧邊區政府首府。城區處于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韓城市

榆林市

榆林,古稱“上郡”,始于春秋戰國,興于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有“小北京”之美稱,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

漢中市

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的源頭,陜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甘肅省

張掖市

張掖市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等名勝古跡。

武威市

武威市(涼州),是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得名,又稱雍涼之都,中國地級市。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門戶,東鄰寧夏省會銀川,西鄰青海省會西寧,南領省會蘭州,北通敦煌。

敦煌市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

天水市

天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代表有大地灣遺址、天水伏羲廟和麥積山石窟等。

青海省

同仁縣

同仁縣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畫家之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隆務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

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西夏王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喀什市

喀什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2100多年。喀什是南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農牧產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東西方交通的咽喉樞紐和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匯點。

吐魯番市

特克斯縣

特克斯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有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有保存完整,數量最大的烏孫古墓群,烏孫國&34;故址,漢代經君公主在此開烏孫國宏大殿建筑先河。

庫車市

庫車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和中西文化交匯地,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的美譽。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庫車縣,設立縣級庫車市。

伊寧市

伊寧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

部分圖文來自:大理州人民政府網、大理文旅公眾號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7854.html

聯系我們

18942620423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

QR cod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五月婷婷狠狠干| 香蕉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 亚洲一区第一页|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影在线| 天天影视综合网|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伊人色综合|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一级片中文字幕| 2021成人国产精品|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国产精品你懂得|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激情六月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中日韩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岛国在线观看视频| 亲密爱人在线观看韩剧完整版免费 | 成年人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