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見證了深圳一整個發展史
深圳地鐵9號線,又被稱為“梅林線”,它起于前海、貫穿文錦、紅嶺等片區,一共穿梭32個站點。
從大灣區核心地帶中的前灣站、到化身老深圳縮影的文錦站,9號線更像是一座記錄城市發展的時光機,探尋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它不是最熱門的通勤線路,甚至,這條路線很少會讓人感覺擁擠,但不妨礙它是個特別的存在。
南山人說這是看海專線;福田人說這是梅林專車;羅湖人說,它能路過最原汁原味的深圳。
在新興繁華的繁華片區漫步,在八九十年代安然氛圍的老小區里恰咖,9號線,其實能看見了每個深圳人的生活方式。
這還是一條山海旅行線,一路貫穿珠江口、深圳灣以及大大小小的山體公園。等到周末,我們不如走進9號線,開啟深圳歷史的時光機,來場地鐵一日游~
前灣站
深圳的未來
9號線的起點,是代表深圳未來的前灣站。作為深圳未來的CBD,前海世茂大廈和周圍的樓群勾勒出了一條新鮮的城市天際線。
除去遙不可及的摩天大樓,小街小巷里還藏著美味豬腳飯,滋養著每個在這上班的人。
溜娃的同時順便欣賞美景,多功能公園是它沒錯了。
深大南站
深圳的發動機
深大南站、粵海門站和高新園站,在粵海街道的打工人一定對這幾個站名無比熟悉。
這里被稱為“深圳的曼哈頓”,一個街道就涵蓋了150多家上市公司。它是深圳的發動機,也是打工人們又愛又恨的地方。
在粵海街道,十字路口常擠滿送餐的電瓶車和步履匆匆的人們。遇到下雨天,這里打車排到200名開外是常態,這時,有人甚至決定放棄回家,回到辦公室繼續努力到深夜。
快節奏的生活,是粵海人的日常。
深圳灣公園站
深圳人周末的休閑勝地
周末來深圳灣坐在長椅上,看太陽落下,看落日余暉灑滿海面,屬于深圳的浪漫,在這里。
有人說,沒體驗一次深圳灣騎行,就不算來過深圳。13公里的海岸線,一邊騎行一邊欣賞遠處的樓群,視線絕佳。
海的對面是香港朱埔自然保護區,每年有上10萬只候鳥南遷于此歇腳過冬,攝影愛好者總會來這拍攝各種候鳥。
梅村站
深圳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上梅林、梅村、下梅林...三站路的地鐵,也走不完一個梅林,梅林的面積,比澳門還要大一些。這里裝下學校、菜市場、公園、寫字樓...也裝下了梅林人的一生。
作為深圳最宜居的地方之一,梅林人常感嘆舍不得搬走,就算離開過,也忘不了梅林飯館熟悉的飯菜香。
除了通勤高峰期,在其他時候,在9號線坐到梅林站,你看到的都是老人帶著小孩慢悠悠的坐地鐵。
快與慢相互交融,毫不沖突,拼湊出屬于梅林的生活節奏。
園嶺站
在時光記憶里的深圳老小區
園嶺老小區有40年歷史,一直保持著八九十年代初建的模樣,無論深圳如何飛速發展,它永遠走著自己的步調,不緊不慢。
成片的樹蔭在夾雜的樓宇間,時間在這像是靜止了一般,屏蔽了一切來自城市的喧鬧。
除了園林老小區,八卦嶺的老工業區也是深圳特色。它是深圳首批大型工業園,深圳最原始的“發動機”。
八卦二路的印刷基地、八卦三路的圖書批發市場,當然,還有煙火味最重的八卦一路美食街,每一條路都各司其職,肩負著自己的使命,也為這里的打工人,留下美味的慰藉。
文錦站、向西村站
春風路-老羅湖的“不夜城”
春風路作為羅湖最早的城市主干道,從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被所有深圳人熟知了。
因為毗鄰香港,這里還是深圳茶餐廳最多的地方,一天24小時,你可以從早茶吃到菠蘿包,再吃到宵夜大排檔。
在春風路的小街小巷中穿梭,也只有老深圳人能游刃有余地在這找到最地道的小吃。
1988年就建起的新都酒店,是春風路出名的地標。小時候一直以為是仿照泰坦尼克號建起的,但長大后發現,電影實際1997年才上映。
還記得以前這里也有一家丹桂軒嗎?如今它已經倒閉了,就像時光,一去不復返。
從快節奏的前灣站坐到老深圳文錦
9號線化身深圳的時光機
不如找個周末。
來場9號線一日游吧
▌9號線一日游 ▌
- 9號線運營時間 -
攝影/Reid、Summer、Vennphang
本文來源ShenzhenWeekly
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