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賦能,綠潤民生
修復“昔日荒地”喚醒“山水逸景”
沙荷路生態公園位于橫崗街道六約社區,地處龍崗區沙荷路與勤富路交接處,面積約2.7萬平方米,北側為工業區,南部毗鄰北桐山體區域,處于兩個類型板塊綠地銜接之處,是工業與生態間的隙地。該項目屬于北桐森林公園規劃片區范圍內,也被作為北桐森林公園前期建設項目的景區入口和重要節點。
一徑一谷鏈多點
自然落筆,營造婉轉空間
生態礫石草谷充分融合了“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實現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提升了公園的生態功能。通過改造原有蓄水洼地和溝渠,形成高差鮮明、空間豐富的花徑草谷。低洼處為季節性蓄水池,草谷底部為野草自然生長的礫石灘,在干旱季節成為休憩游玩的場所,于雨季形成地表徑流通道。草谷兩邊的坡地種植形態自然的禾本科草花、鳶尾、再力花、菊科草花等濕生凈化植物,營造富于野趣的植被系統,豐富景觀效果并實現海綿功能
公園設計將開闊的場地布局為尺度宏大的草花景觀,同時將草谷地形改造挖掘的土方堆放于此,營造出低緩的丘地草海。在園路系統間隔的三個地塊,使用三種春天開花的喬木,用組團式種植的手法,營造特色春色園區(包括風鈴木園、早櫻園、紫荊園)。在山體底部,利用原有樹林邊緣,種植中小型開花喬木,在體量和色彩上形成豐富的喬木景觀效果。
從“增綠”到“護綠”
讓城市翠色蔓延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