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豐收圖片由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提供
紅嘴鷗在太湖之濱飛翔圖片由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提供
在太湖生態島上,像這樣深入肌理的保護與修復,隨處可見。驅車從太湖大橋三號橋堍向北行進至陰山島附近,這段長約6公里的環島公路外側,成片的灘涂已浮出水面。2021年底,生態島啟動一期濕地修復工程,目前已完成保護和恢復濕地面積31.8萬平方米,生態保育現狀濕地帶11.9萬平方米。2022年5月,全省首個綜合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示范基地落戶在島上,開啟替代性修復新嘗試。
“2022年,全鎮按照每畝300公斤的標準,向農戶免費發放有機肥,從源頭上引導,大大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金庭鎮農林服務站站長沈強說,力爭到2025年,全島商品有機肥替代率達到60%。
當地村民在采摘桂花圖片由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提供
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圖片由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提供
瞄準文旅之外的科創“新賽道”,在有風景的地方發展新經濟?!半S著百度無人駕駛項目進駐園區,我們圍繞這一龍頭項目,深入分析研究度假區和生態島產業圖譜,加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人才資源導入?!鼻蹇乜苿撻L三角品牌部負責人秦怡介紹,這也是清控圍繞科技園區“園區+景區”融合發展的示范案例。度假區積極打造科創新載體,7.5平方公里的太湖科技產業園內,京東太湖智能制造、安捷科技、視源科技紛紛落戶;毗鄰地鐵5號線的太湖灣總部經濟園,將用五到十年培育出10個超億元的總部經濟企業。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4日10版)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