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
從白沙鎮工業園區步行半小時的樣子,來到了白沙古鎮的“老重慶影視拍攝基地”,讓我們先通過<白沙古鎮>及<江津·白沙——重慶影視城>宣傳頁簡單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白沙古鎮
白沙古鎮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于江津區西部,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等盛譽。古鎮歷史悠久,民居、洋樓、書院、會館等建筑,一應俱全。白沙鎮文化底蘊豐富,抗戰時期是陪都三大文化區之一,抗戰遺址占重慶市15%之多,馮玉祥將軍曾為白沙題寫“最愛國市鎮”。
白沙影視基地因其民國風情建筑群落,酷似重慶朝天門的朝天嘴碼頭及深厚的抗戰文化吸引了眾多影視劇組入駐。截止2012年,《霧都》、《紙醉金迷》、《母親,母親》等40多部影視劇來此拍攝取景。
重慶影視城——七大文化瑰寶鑄就千年文化影視圣地。
古鎮文化
在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可以找到山城重慶的舊時景致,有多姿多彩的江邊吊腳樓,幽深綿長的青石板小巷,中西合璧的明清建筑,古樸深厚的民風民俗……
建筑文化
白沙的建筑像一個兼容并包的學者,有全國最早吊腳樓群落,是最大的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也有寺廟古樸、書院幽深和八角洋樓……白沙的建筑群落吸收了中西建筑特色和精華,是中西古今建筑文化的融合彰顯,堪稱建筑博物館。
抗戰文化
白沙是抗戰文化四壩之一,現留存有國立中央圖書館,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等市級抗戰遺址,文物保護單位26處。老建筑的真實觸感瞬時能喚起人們對歷史歲月的記憶。
民俗文化
那鏗鏘有力的川江號子訴說著當年古鎮的滄桑歲月,豐滿醇厚的白沙燒酒享譽巴蜀,千年的純樸民風,留下的不僅是鬧元宵、劃龍舟、川劇、舞龍、舞獅、花船蚌殼等豐富傳統活動項目,更是將民俗文化傳承至今。
釀酒文化
白沙自古以來釀酒馳名,是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原產地。白沙的燒酒不僅是香味醇厚,入口綿長,燒酒技藝還被評為“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白沙釀酒匠人的代代傳承,才讓白沙燒酒盛名得以留存。
教育文化
白沙文脈匯聚,六所百年學府熠熠生輝。幽深、寧靜的聚奎書院,是巴蜀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清代書院,書院內的鶴年堂更有“川東第一大禮堂”之稱。建于清末的白屋書院,有著中式的結構、歐式的外廊,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展現不一樣的美。
名人文化
長河之畔,三間散落在白色沙灘上的璀璨寶石,是人文。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抗日軍長夏仲實、白屋詩人吳芳吉、“兩彈元勛”周光召、前國家女排教練鄧若曾……政治、經濟、文化、科研、藝體……各行業人才輩出,濟濟一堂,皆是白沙人文之魂。
流光魅影——四大主題拍攝區,造就熒屏經典與驕傲
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以老重慶風貌特征為核心,擁有200余米老重慶拍攝場景街,川渝唯一的長江古碼頭(老重慶朝天門碼頭外景拍攝區),聚奎百年名校風景區等豐富資源,形成以古街風情拍攝區、抗戰文化遺址拍攝區、自然風光拍攝區、學府文化拍攝區為主的四大主題影視區。
初具規模的老重慶一條街,東水門、吊腳樓、抗戰勝利記功碑、民國政府、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重慶辦事處、蒸汽機車、留真照相館、國泰大劇院等還原民國時期的老重慶街景。
白沙古鎮風貌獨特,古樸典雅。留有古遺跡200余處,東華街、石壩街、板板街等傳統街巷65條,千年歷史沉淀出的建筑風情,成就了許多熒屏里的經典鏡頭。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舊址、第二陸軍醫院舊址、夏公館、鶴年堂、七七紀念堂……26處抗戰遺址,還原影視經典場景。
(
白沙影視基地景區入口處
白沙影視拍攝基地(糖廠拍攝區)目前尚屬于免費參觀的狀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游客須佩戴口罩及遵守景區的相關規定文明參觀。
白沙影視基地景區內景
街景區左側店鋪、商鋪、旅館、藥鋪、碼頭、報社、銀行、國泰大劇院、留真照相館等各式商行駐地林立,右側也有許多商鋪館舍等。另外還有一處服裝租賃鋪,游客可以在景區內試穿各式軍用服裝,以滿足拍照留影的需求。
“老重慶”大街的中心位置是“抗戰勝利記功碑”,記功碑緊鄰國泰大劇院的右前方,記功碑后方為當時的國民政府部門駐地、辦事處。
沿坡道上行,通過國泰大劇院、留真照相館等,便來到“火車站”位置,火車站左前方為“轟炸區”場景,在這里可以看到影視劇內拍攝的“戰斗場景”許多軍事防護障礙物道具,另有一列由河北唐山機械廠1967年生產、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捐贈的0043#蒸汽機車。
由于諸多原因,許多區域屬于“游客止步”范圍,所以大家有機會前往參觀的話,還要看清景區內的標識牌及遵守景區的相關規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等。
以上即是有關“白沙影視基地——重慶影視城”的部分宣傳圖片內容及個人隨拍圖文內容,由于時間倉促和諸多不便,白沙鎮其它方面的相關內容以后有機會的話再作以補充,就先和大家分享這些吧。說實話,不是實地觀看,實在難以想象到會有那么多的影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更不會想到白沙古鎮200余米街景竟然成就了那么多影視劇經典鏡頭,通過熒屏展現給了全國億萬觀眾的“白沙古鎮”魅力,雖然僅僅是一個“糖廠拍攝區”,已經足以讓人們感覺到千年古鎮的各種文化內涵。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