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郊有一些古村落,帶著時光的沉淀,靜靜矗立在山谷里或者長城邊。這些古村落,有的曾經是邊塞軍鎮,有的毗鄰繁華商道,如今,有的依然保存當年的民宅、風俗,有的則修復還原古時的盛況,給游客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
爨底下:北方明清民居畫卷
說到京郊古村落,不能不提的就是爨底下村。爨底下村又稱川底下村,位于門頭溝區齋堂鎮,地處深山峽谷中,四面環山,“背靠龍頭浸水,前照金蟾望月”,是中國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村落。
爨底下村。
“爨”意為燒火煮飯和爐灶。村里流傳著一個字謎:“興字頭,林字腰北京爨底下村旅游攻略,大字下面架火燒,打一個字。”謎底為“爨”字。當地村民大部分姓韓,傳說他們的祖先遷居到此處,因為韓與“寒”同音,該村取名“爨底下”,意為躲避嚴寒。實際上,據資料記載,爨底下村是因位于明朝軍事隘口“爨里口”下方得名,當時是一座軍戶村莊,民居最初也是駐守爨里口的軍隊營房。后來,這里興建古驛道,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必經之道,明朝時為重要的軍事通道,到了清朝又成為重要商道,來往商隊在此歇腳,爨底下村因此十分繁華。
如今,舊日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已經消逝,這里成為一座沉靜幽美的小山村。來到爨底下村,你會發現這里如同一幅古樸精美的明清民居畫卷。村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以龍頭山為中軸,呈扇形結構延展,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山地四合院與平原四合院相結合,獨具特色。一條南北軸線貫穿村內,民居分列兩邊,共74套院落,近700間建筑,磚雕、石雕、木雕、壁畫等民居建筑裝飾尤為精美。中國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稱贊這里是“古老邨落,民居精華”“建筑藝術瑰寶”。據說,《英雄》《投名狀》等電影都曾在此取景。
爨底下村因位于明朝軍事隘口“爨里口”下方得名。
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還有康熙時期修建的伏魔龍神圣廟、娘娘廟等古跡。由于村子位于天津關古道中,爨頭下方是一處天然關隘,峽谷深邃,峭壁參天,長達百余米,俗稱“一線天”,來到這里除了在村落四處閑逛,“探險”也頗為有趣。
在爨底下村的民宿里過年十分有趣,體驗明清老宅風情,感受寒冬瑞雪迎新春。歷史上,爨底下村有耍中幡的習俗,每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年輕小伙子們都要表演耍中幡,十分熱鬧。
其實,京西的大小古村落有很多,不妨四處逛逛。從爨底下村駕車大概45分鐘,可抵達雁翅鎮的葦子水村。據了解,葦子水村是明清時期的古村落,地處太行山區北部,海拔500多米,四面環山,地質多樣。村中有46座依山而建的明清院落,5座基本保存完好。村中還有幾棵古樹,包括一棵龍爪榆、兩棵古槐和四棵立于山頭的古柏。另外,千軍臺村也是一座古村落,據說早在宋朝前就已建村北京爨底下村旅游攻略,還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古幡會” 的傳承地之一。京西古道的主干線“西山大路”穿村而過,蜿蜒盤山而上,十分壯觀。入春后,天氣轉暖,如果喜歡騎行,不妨騎行前往千軍臺村,約2小時30分的騎程非常過癮。
永寧古城:逛大集吃火勺
從北京中軸線的鼓樓一直向北而行,約90公里處的最北端,有一座古城——永寧古城。這里歷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明成祖朱棣曾在北巡延慶時在此設永寧縣,之后開始興建十三陵,于是就有了“先有永寧城,后有十三陵”的說法。永寧,取《書經》“其寧唯永”之意,又是媯水河的發源地,處在八達嶺長城以北,是古時保護京畿的重要屏障。
永寧古城。
古城內有玉皇閣、鼓樓、鐘樓等眾多古跡,可惜大多毀于戰亂。2002年,永寧古城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為了重現古城風采,同年開始古城復建工程,城墻、玉皇閣、縣衙、文廟、顯化寺等一批重點古跡按原貌復建,同時建設了明清風格的步行商業街、古文化一條街、手工作坊一條街等,恢宏繁華的風貌如今又得以重現。
永寧古城的東南西北分別建有城門和甕城,外帶護城河,屬于典型的北方方城的布局。這里的地標性建筑是玉皇閣,聳立于城中心,門洞四面通達,上有三層飛檐斗拱的塔樓,氣勢恢宏。據說,玉皇閣中心的南北延長線,北穿縉陽山峰頭,南穿十三陵,和天安門同在中軸線上。歷史上,永寧古城不僅是邊塞兵鎮,商貿活動也非常活躍,城中開設眾多商號。據統計,民國時期,永寧大小商號140多家,包括燒鍋行、六米行、金銀首飾行等,這里的燒酒、香油、中草藥都遠銷到山西、內蒙古等地。如今,復建后的商業街上,藥材、絲綢、古玩等店鋪鱗次櫛比,人來人往,重現了明清時期的繁華景象。
來永寧古城過大年,當然要逛永寧大集。相傳永寧大集已有上千年歷史,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大集,也是延慶規模最大的市集之一。大集主要集中在北街,道路兩邊有很多商戶鋪面,叫賣聲此起彼伏,有自家種的新鮮蔬菜、山區特產蘑菇、五谷雜糧、山貨和干果等,應有盡有。
到了永寧,有兩樣美食不可錯過——火勺和永寧豆腐。和普通鹵水豆腐不同,永寧豆腐用酸漿制成,鮮嫩好味,不須烹制,直接開水一燙,切成塊,配合料汁,十分香美。火勺是當地最常見的一款家常面食,永寧人稱其為“火勺”,其實就是“火燒”。永寧的火勺瓤嫩皮脆,剛出爐時,只要沿著它的邊兒輕輕一捏,就會裂開一道口北京爨底下村旅游攻略,這款美食已有500多年歷史,在明清年間就相當出名,客商來此歇腳必要品嘗。現在火勺已經成為永寧的標志性美食,也是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食客們的歡迎。
永寧古城特色美食。
如果喜歡永寧古城的煙火氣,推薦入住位于延慶區永寧鎮盛世營村的原鄉里小盛哥民宿,出門走10分鐘,即可抵達市集。民宿一個白色的小院兒,頗有現代感,民宿管家是一位全能小哥,熱情親切,具有“萬事都可解決”的能力。小院的每一寸地方都被合理利用,草坪、泳池是孩子們的最愛。進門后,便看到走廊盡頭的“shua”字,據管家介紹,這是本地的方言,也是當地文化的象征,這里的特色體驗活動之一便是拓印“shua”字瓦當裝飾畫。
駕車15分鐘,可以前往不遠處的柳溝古城,又稱鳳凰古城,據說明清時期是邊塞軍事堡壘,也是長城關隘。村里至今還留下一些城墻、城門、古廟等遺跡,還有一棵數百年歷史的古槐樹。柳溝村街道干凈整潔,墻壁上畫了很多關于制作豆腐過程的畫。來此一定要嘗嘗著名的柳溝豆腐宴,又叫“火盆鍋”,食材豐富。村里還有旱船博物館,展覽各種旱船服裝,頗為有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劉軍
圖 IC
本文由網絡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1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