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春江秋意濃
富陽 點擊查看大圖
富陽,古稱“富春”,是杭州市轄區。一條富春江貫穿城區,青山旖旎在畔,綠水環抱當中。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南朝梁代著名文學家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對富陽山水的經典描述,足見這里山水之秀美。這些褒獎之詞,傳誦千年而魅力不衰,時至今日仍然令人對富春美景心向往之。而后,黃公望幾十年如一日的隱居,徐霞客不遠萬里不辭辛勞的探尋,讓“富春”這個名字,在風景秀麗的華夏大地上,逐漸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沉醉于富春江的煙云春色,懷著對煙雨江南的情愫與眷戀,如夢似幻不愿醒來。
富陽 點擊查看大圖
富陽,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幾千年來,以自己的方式滋養著中華民族的孕育與發展。
早在新石器時期,馬家浜和良渚的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兩千年前的東漢。一位叫嚴子陵的隱士拒絕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做官的邀請,手持釣竿放隱富春江畔。一千年后,元仁宗延祐五年,一位叫黃公望的老人用枯筆淡墨輕寫,在紙上留下了蒼潤的痕跡。又過了幾百年,人們通過郁達夫的文字認識了這座江南小城:“他的故鄉,是富春江上的一個小市,去杭州水程不過八九十里。這一條江水,發源安徽,貫流全浙,江形曲折,風景常新......”
點擊查看大圖
青山、碧水、沙洲、田園,這些元素天然地結合,共同組成了這座小城的詩情畫意。佇立于這片靈秀之地,水鄉的清秀,古鎮的恬靜,雨巷的幽深,文杰的靈韻……歷經風浪的斑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都紛紛寄托于這一泓清水、幾座青山。
富陽 點擊查看大圖
從去年至今,以杭州為坐標走過了浙江的許多小城,看過的風景讓我篤信“詩畫浙江”誠不我欺。大概正是這如畫般得美景和滲到骨子里的詩人氣質吸引了我,這次我打定了主意,要虔誠地、認真地去認識這座城市。從杭州自駕到富陽最快不過1小時多的車程,甚至杭州地鐵6號線都可直通富陽城區,三天兩夜的包郵區周末之旅,這次我要尋覓,從畫卷中走出的“富春山居”。
桐洲島 點擊查看大圖
本文由網絡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1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