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懸挑玻璃廊橋——云端廊橋
國家級沙灘排球賽在云陽陽光沙灘舉行
龍缸景區絕壁棧道
龍缸——天下第一缸
三峽梯城全景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龍缸景區旅游攻略,云陽龍缸景區繼清明小長假以后,迎來了晉級5A級景區后的又一客流高峰。4月30日,龍缸景區日接待游客人數接近4萬人次。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渝東北深山峽谷,到冉冉升起的中國旅游一顆“新星”,再到晉級國家旅游最高殊榮的5A級景區,云陽龍缸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便實現了年游客量從幾萬人次快速增至百萬人次龍缸景區旅游攻略,真正實現了從過境游到目的地游的華麗轉身。
以龍缸成功創建5A級為契機,云陽旅游將按照“景區景點、全域全季”的思路,圍繞“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努力推動云陽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過渡,力爭2017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0億元,2018年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奇山秀水躋身5A級景區
一缸獨立橫絕巔,天梯石棧相勾連。青冥浩蕩不見底,吞月吐霧噴紫煙——這首詩句描寫的正是云陽龍缸的壯美景色。
龍缸景區位于云陽縣清水土家族鄉,因其形狀如缸,所以叫龍缸,又因其缸壁很陡龍缸景區旅游攻略,缸沿很薄,世所罕見,被譽為“天下第一缸”。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地處偏遠封閉,云陽龍缸一直“深藏深閨無人識”。
2005年,經過2年的建設申報,云陽龍缸獲評國家級地質公園。從此,龍缸景區開始了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龍缸的深度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起初,縣里只是出于保護青山綠水、涵養水土植被的考慮,后來因龍缸獲評國家級地質公園,政府就逐步開始整合資金修路、建廣場、建地質博物館、修停車場、開發龍洞、恢復老寨子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慢慢地,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在2012年時便已初步具備接待游客的功能。”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2年4月26日,龍缸景區正式開園接客,景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繼續提檔升級。2012年11月,龍缸完成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自2012年龍缸升為4A級景區后,面對國內同類型以天坑為核心的景區同質化競爭壓力,云陽縣委、縣政府未雨綢繆,謀劃在先。
2014年,云陽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后,提出了建“云端廊橋”的理念,一個世界級景區的藍圖躍然紙上。2015年4月26日,在克服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經過近1年的建設施工后,“世界第一懸挑玻璃廊橋——云端廊橋”驚艷問世開園迎客。
步步驚心的云端漫步,國際一流的技術支撐,使得剛面世的云端廊橋便為龍缸景區提供了強大的世界級旅游核心競爭力。2015年,云陽旅游出現“井噴”,當年接待游客112萬人次。
2016年龍缸景區持續發力,接待游客達121萬人次,穩穩邁進“重慶百萬游客俱樂部”。10月,龍缸景區獲評全國旅游服務最佳景區。
今年2月,龍缸景區被國家旅資委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全市第8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如今的龍缸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從云陽縣城出發到景區之間可以欣賞到“最美鄉村大道”,道路兩旁環境優美,鮮花盛開。一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是高大上的游客接待中心和3萬平方米的停車場,云端廊橋、絕壁棧道、愛情天地、石筍河等10余個精品景點各美其美,令人神往。
景區接待游客初具規模,山里人陸續辦起了農家樂,共享龍缸景區帶來的“紅利”,龍缸所在的清水土家族鄉的村民也迎來了快速脫貧的歷史機遇。
2013年,龍缸景區開園一年,清水土家族全鄉共發展鄉村旅游經營戶61戶,日接待游客能力達到1300人。“以前我們鄉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外打工,現在很多人都回來搞鄉村旅游,不出去了。”清水土家族鄉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云陽桃片糕、菊花、土蜂蜜、牛肉干等旅游商品“火”了,并通過“天生云陽”公共品牌提升了附加值;縣城、云利路沿線各類賓館酒店,鳳鳴土鱔魚、龍角貴妃魚、蔈草全牛宴等美食餐飲的生意也越來越旺,全縣鄉村旅游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
村民譚如山充滿感慨地回憶:“我們這里挨著龍缸景區,2010年,高山生態搬遷,我們一家搬下了山,借錢蓋起了300平方米的房子。2011年4月,借籌建龍缸景區的機會,我們搞起了農家樂,最多可以住60多個人。第二年,龍缸創建4A級景區成功,來避暑旅游的人很多,我們農家樂生意好得住不下,我一年就賺了將近20萬元,把蓋房子欠的外賬都還得差不多了。”
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
3月21日,云陽縣召開了龍缸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授牌暨“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動員大會,吹響了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號角。
近年來,云陽緊扣“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定位,盤活全縣資源,把旅游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來抓,全縣上下勠力同心,云陽旅游一年上一個臺階,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龍缸景區、張飛廟景區、三峽梯城景區先后創建國家5A級、4A級景區,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特別是隨著龍缸云端廊橋、絕壁棧道的開放,云陽游客數量呈井噴式增長,2016年云陽接待游客100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6%和35.9%。其中,龍缸景區連續兩年接待游客均超過100萬人次,跨進了重慶“百萬游客俱樂部”,逐漸成為全國旅游新地標。
“龍缸創5A級成功,是對云陽地區價值的提升。創5A級成功不是終點,而是圍繞龍缸5A級景區云陽全域旅游大發展的開端。”云陽縣委書記張學鋒表示,下一步,云陽旅游將按照“景區景點、全域全季”思路,堅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圍繞“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持續抓好景區景點提檔升級、夯實旅游配套、發展鄉村旅游、強抓宣傳營銷等工作,努力推動云陽實現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華麗轉身”。
張學鋒介紹,云陽將把全域旅游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局,力爭2018年將云陽成功創建為“全域旅游示范區”。一是注重精品景區建設,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二是注重旅游通道建設,拉開旅游發展大格局。三是注重城鄉環境整治,提升旅游環境舒適感。四是注重旅游要素配套完善,提升旅游服務水平。五是注重產業發展,推動旅游惠民富民。六是注重旅游宣傳營銷,開辟海內外大市場。七是注重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旅游發展可持續。
云陽龍缸景區:核心旅游景點
龍缸喀斯特地貌核心區
龍缸地區以巖溶地貌景觀為主,且景觀類型多樣、齊全,景色集山、水、林、藤、洞、瀑、石為一體,具有秀、奇、險、幽、野的景觀特色。
龍缸
龍缸是以巖溶塌陷為主,深度大于335米。其深度在國內僅次于小寨天坑和大石圍天坑,位居國內第三位、世界第五位。就深度和直徑規模而言,龍缸可謂是超級天坑,具有較高的觀光、探險旅游和科考價值。
石筍河大峽谷
石筍河大峽谷位于云陽縣東南端長灘河上段,長約20公里。峽內和兩岸分布有龍缸、大安洞、大寨子、石筍峰、魚泉峽、老鴉峽等數十余處奇異景點,令人應接不暇。
石筍
位于清水鄉東側的石筍河畔的石筍,其坐落在石筍河東岸200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其狀如筍,下大上小,變化均勻,末端略作尖錐狀,下部底坐的直徑約為50米,上部直徑約為15米,高有200米左右,與周圍的巖石完全脫離,如定海神針刺破蒼穹。
云端廊橋
龍缸景區在海拔1010.5米高的懸崖上建立懸挑26.68米(從巖壁向外伸出長度21.68米)的觀景廊橋——云端廊橋,懸崖垂直高度700米。云端廊橋懸挑長度超越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玻璃橋(從巖壁向外伸出長度21米)成為世界第一懸挑玻璃橋,是景區對外的標識和名片、5A級旅游景區文化構架的重要元素。
大安洞
大安洞位于石筍河畔西岸的懸崖峭壁之中,洞口下距石筍河約200米,上距崖頂約100米,全長3000余米,洞中套洞,九洞相連,洞口塌陷形成大廳,廳高約50米,呈穹形。縣志記載,清朝中葉,有當地劉、焦、彭三族為躲避戰亂,曾遷進洞里小住,并在洞外建城堞,以作防御工事。洞內如今還保留有當時的殘墻斷壁。
老寨子
位于清水土家族鄉西南側,為一處文化遺跡點,坐落在一座刃狀山脊之上,巖石類型為三疊系嘉陵江組灰巖,巖石厚大,產狀平緩,寨子位于山脊頂部最高點,現存古碉樓、石門、女羞池、倒塌的祭祀龍柱、賨人打虎樓遺址。
龍巖神松
在一字梁附近懸崖絕壁上生長著兩棵古松,被稱為龍巖神松。神松絕地生長、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彰顯著生命的不屈與從容。
龍缸紅葉
每年從10月開始,景區就會迎來賞紅葉的季節,從星星點點的紅葉叢到成片的紅葉林,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景致。站在望龍亭極目眺望,秋風蕭瑟,深秋的龍缸褪去了盛夏的浮躁,沉淀出秋的韻味。每到此時,龍缸都會用一年中最優雅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龍缸紫煙
景區地勢變化豐富,氣候景象奇幻磅礴,以龍缸紫煙(龍缸神霧)為代表的天象景觀氣勢非凡、云山霧繞更顯龍缸的神秘莫測與奇秀幽境。在萬里無云的晴天,如有眼福,可以看到缸底霞靄氤氳,輕紗薄罩,突地冒起一股紫煙,宛若一絲彩色的飄帶,又如一條擺動的金蛇,它慢慢升騰、升騰,不久又突然消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本文由ChatGPT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