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黃金周,我們一家三口游覽了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這也是我們從山西大同經北京返回天津的途中,繼龍慶峽之后在京郊游覽的第二站。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寢的總稱,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明十三陵是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5A景區,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目前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當天,我們駕車導航至明十三陵神路入口,經咨詢得知景區很大,決定選擇其中的定陵參觀,隨即開車來到了幾公里之外的定陵。
以下請看詳細攻略。
景區入口前廣場的世界文化遺產標志。定陵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惟一一座按照國家計劃、主動進行考古發掘的古帝王陵。
買完門票,進入景區。
路旁的明十三陵分布圖。簡介顯示,明十三陵始建于1409年。
即將進入定陵大門。
定陵博物館于1959年建成,并于當年對外開放。大門一側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標識牌。
陵前由長方形青石板鋪就的神道。
先后經過祾恩門和祾恩殿遺址,據資料顯示,二者如今均已不復存在。
御路石雕,經歷了數百年風雨,圖案已經不是很清晰了。
前面是欞星門,簡介如下。
欞星門背面。
路牌顯示,再往前是明樓和地下宮殿。
經臺階登上明樓。
自駕路線1.定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定陵。2.長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長陵。3.昭陵: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出口-西關環島-十三陵昭陵。4.神路: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16。
古樹長在城墻上,也是奇觀。
有些道路是封閉的。
這里古樹參天,根深葉茂。
明十三陵就是明朝歷代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就位于在北京市昌平區,里面有很多的墓穴,它們的建筑風格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大小問題罷了。這個景區周圍全是山,在陵前還有很多的河水,這里山清水秀,風景非常的好,可以說古代人。
前往地下宮殿方向。
這株古樹生長出很多分支,由圍欄保護起來,應該是著名的鹿角柏。
快到地宮了。地宮是定陵的主要景點之一,在地下27米,簡介如下。
從這里經安檢進入地宮。
往下走了好幾層臺階,即將進入地宮內部。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沒有繼續拍照,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參觀感受。總之,這座地下宮殿給人的感覺很震撼。
參觀地宮之后,我們從出口來到明樓。
據資料記載,樓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門,樓內樹圣號碑一通,高6.195米。
碑首為方形,前后刻雙龍戲珠圖案,正面有篆額“大明”兩字。碑身正面刻“神宗顯皇帝之陵”七個徑尺楷書大字。
從明樓往下俯瞰,松柏茂盛,蔚為壯觀。
明樓兩側還有環形的道路。
離開明樓后,我們往回走。這是第二展室,正在維修,暫時關閉。
對面是第一展室。
金冠正面。
1.十三陵景點十三陵位于中國北京昌平區天壽山腳下,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距天安門廣場約50公里。明十三陵坐落在一個小盆地里,東、西、北三面環山。陵區四面環山,中部是平原,陵前有一條蜿蜒的河流。從明朝永樂七年(
定陵原貌圖。
金酒注。
金盆。明朝的金器還是很多的。
左:鑲珠寶玉花蝶金簪。右:鑲珠寶“喜慶萬年”鎏金銀簪。
5.明十三陵旅游路線紅葉之旅1號線如果你不Idon’我不想看老式的長城,但想看古老而悲壯的長城,那就去慕田峪長城吧。據說這里的紅葉最美。魚目位于懷柔區西北20公里處,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景區群山環繞,風景優美。山上種植有杏。
左邊是玉革帶,右邊是玉鎮圭。
青花梅瓶。
進入大宮門后,步行約5分鐘就到明十三陵總神道的售票處與檢票處。記得保存好門票,丟失可能會有二次補票。游玩攻略游覽線路:總神道—定陵—長陵,872路開往德勝門方向的起點是長,七點有位置坐,特別是旅游旺季,最好從長。
小巧玲瓏的青花胭脂盒。
旁邊配有詳細介紹。
明朝的刀。
九龍九鳳冠,非常精美。
百子衣。
織金妝花奔兔紗匹料。
石碑四周以木欄相圍。
小結:游覽定陵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作為明十三陵中已開放的著名景點,定陵的建筑、出土文物等都很有看點,是了解我國明代歷史文化的一扇窗口,值得參觀。如果有機會,明十三陵的其他景點我一定會再去。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