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出游正當時
景陽岡酒文化旅游景區推出系列活動
帶你玩轉各種非遺體驗
拓印體驗、中藥香囊制作、探索榫卯
合力建塔、重走長征路、運動跑酷
不同項目輪番登場
在暮春風光里解鎖潮流
在傳統文化中
get你想要的寓學于樂
趕快與家人、朋友帶上好心情
到景陽岡酒文化旅游景區
盡情撒野盡情體驗吧!
中藥香囊
中藥香囊源自中醫里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通過非遺課程——中藥香囊的制作,感受中國傳統中醫藥的博大神奇,體驗手作藝術的美好,致敬工匠精神、復興手作藝術。
非遺拓印體驗
傳拓藝術可稱為是國粹中的國粹,在諸多傳統中國文化技藝的傳承中有著無可比擬的特殊地位。在沒有照相機與復印機的年代,正因為有了拓印技術,才能將許多珍貴的瞬間保留在歷史長河中,傳承于后世子孫。通過親自體驗拓印的一招一式,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培養動手能力,體驗書法魅力。
非遺榫卯探索
景陽岡景區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處、山神廟、武松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松廟、湖心島、釣魚臺、碑林、虎池、猴山、鹿苑、古箭場等20余處,是水滸 旅游 線上重要景點。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兩個部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鏈接,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在古代建筑中,榫卯結構凹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小小的結構中蘊含著我國古代匠人的偉大智慧,承載著中國古代木質建筑的生命力,也是我國傳統建筑家具的靈魂所在。榫卯課程以魯班鎖為載體,動手使用木工工具制作魯班鎖,并學習魯班鎖的拼接與創新,提升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專注力,手眼協調,邏輯思維,動手能力等全腦開發,在益智與文化的完美結合下,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元明清時代,古運河孕育了陽谷“運河三鎮”三朝繁華,景陽岡一帶成為山東重要的釀酒集聚地之一。其中佼佼者陳氏酒坊鉆研釀酒工藝,在傳統工藝“透瓶香”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完善釀酒工藝,博采眾家之長,精選五谷,深井汲水,泥池發酵,錫鍋蒸餾,十里留香。景陽岡陳釀酒技藝傳承至今,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游客可通過小型釀酒設備沉浸式體驗釀酒蒸餾的過程。
青銅器體驗
青銅器是點燃華夏文明的火光。學習中國古代青銅器,在青色的光影交錯的瞬間,讓我們一起亙越古韻回望經典,感受華夏文化經久的魅力。
通過觀察青銅器,與孩子們一起感受青銅器的獨特造型,掌握青銅器的外形特征,以及對各類青銅器紋飾的了解,利用捏和疊加方式達到浮雕的效果,并運用粘土制作出青銅器的花紋,通過自己的創作對傳統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團隊拓展 合理建塔
為了增強孩子們的協作與創新能力,“合力建塔”挑戰閃亮登場!合力建塔是一項考驗團隊默契的游戲,通過孩子們冥思苦想、齊心協力,緊緊握住手中的繩子,調整力度、掌握平衡,努力使每一個空盒成功地落到合適的位置。
重走長征路
通過重溫紅色歷史文化活動,感悟和繼承先輩的“紅色品質”?;顒又兴谐蓡T必須雙手拉住地圖的邊緣,手不得接觸線以內區域,由一位指揮官指揮,讓網球沿著紅軍長征路線前進,最先到達延安的小組獲勝。
跑酷運動
景陽岡景區怎么樣,跑酷運動其實是針對孩子成長運動敏感期提供速度、力量、耐力、平衡、敏捷、柔韌等全方位的一種訓練。
跑酷是探索式的教學模式,在運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孩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充滿趣味的跑酷訓練中,孩子的力量、柔韌性、協調性都會得到有效的鍛煉,從而能夠合理自如地運用身體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
一、景區運營時間
早8:00—11:30 14:00-17:30
二、購票方式
關注景陽岡酒文化旅游景區公眾號→一鍵購票→成人票(兒童票)→下單→立即購買→輸入個人實名信息→確認訂單并支付。
三、注意事項
景陽岡位于山東省聊城陽谷縣城東(偏南)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也是龍山文化城遺址所在地。總占地面積33.3公頃,其中水面10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
1.配合景區工作人員做好現場疏導。文明、安全、有序游園。
2.景區嚴格執行環境衛生消殺制度,對景區入口、游客服務中心、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及基礎設施進行定時消毒,請廣大游客放心游覽。
景區內傳統建筑、歷史遺址、奇石異樹點綴其間,歷代名人題寫的匾額楹聯、題詠石刻遍布各個景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布局巧妙、匠心獨具,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歷史、文化、建筑、白酒釀造工藝相互交融,創造了多重體驗和感受,構建出歷史文化參觀、酒文化體驗、研學旅游拓展、紅色文化教育四大特色游線,打造了具有觀賞性、科普性、互動性、趣味性的文旅項目。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山東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聊城市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等多項榮譽。
咨詢預約電話:
景區地址:山東省陽谷縣清河西路277號
第一站
景陽岡酒道館
酒道館以古典名著為依托,史料豐富詳實,收藏歷代珍貴酒器文物2800多件,跨越歷史年代之久、數量之多,全國罕見。它涵蓋了酒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和興衰史,是歷代酒禮、酒俗的再現,是中國五千年酒文化的濃縮,是研究中國酒文化的寶貴財富。
第二站
陽谷縣歷史文化展廳
陽谷縣歷史文化展廳對陽谷的歷史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紅色文化、地方特色、非遺傳承、現代化發展等等做了詳細的介紹,是了解陽谷的一個重要窗口。
第三站
印象陽谷文化長廊
五千年農業文明的黃河和近五百年商業文明的運河交匯的陽谷,既有不屈奮斗的砥礪精神,又有開放包容的融匯姿態。印象陽谷文化長廊將陽谷的歷史故事石牛拉石車、季札掛劍、張公藝百忍治家等歷史故事,通過圓雕、磚雕等形式形象的展現出來,讓人走進歷史,感悟經典,對話心靈!
第四站
工業遺產館
景陽岡位于聊城市陽谷縣景陽岡旅游區。景陽岡旅游景區位于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縣城東(偏南)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總占地面積33.3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雜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
工業遺產館依托兩旁建設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庫房(已被評為陽谷縣歷史建筑)改建而成,收集了公司工業化進程中用到的老物件、老檔案,忠實記錄了時代印記和彼時原酒廠的大工業生產組織和開展的情況,主要展示創業歷程中不同時期的印跡。
第五站
山東省聊城市。景陽岡旅游景區位于聊城市陽谷縣縣城東(偏南)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總占地面積33.3公頃。景陽岡旅游景區于2010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是水滸旅游線上重要景點。景區內沙丘。
明清酒坊
明清酒坊通過壁畫、實物和老照片的形式展示了明清時期景陽岡酒從選糧、用水、制曲、發酵、蒸餾全過程的釀制場景,詮釋了明清時期陽谷釀酒業的興盛。
第六站
景陽岡位于山東省聊城陽谷縣城東(偏南)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傉嫉孛娣e33.3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址在陽谷城東18.2公里處,是水滸英雄武松打虎。
釀酒基地
基地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釀造技術人員,現有窖池近千座,繼承傳統釀造工藝釀造景陽岡酒,在此可見證糧食發酵成酒的神奇,品鑒純糧原漿美酒。
第七站
三碗不過岡酒店
穿越宋朝,感受宋代酒肆風情(有可能撞到武松喝酒哦)。
第八站
景陽岡陳年酒莊
第九站
魯西農耕文化展覽館
魯西農耕文明展館把二十四節氣、新時期治國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孝、新時期孝道文化和工業旅游創新結合,館內聚集魯西古今農耕用具數百件,是集民俗文化、生肖文化、傳統節日文化、節氣文化于一體的文化場館。
第十站
景陽紅黨建展學館
展館以“我心景陽紅 永遠跟黨走”珍藏時代記憶,展示黨史發展與黨建文化的時代創新。共分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美術經典作品中的黨史”“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100名英雄”“大國脊梁”“百年黨史”“陽谷紅色蹤跡”等多個篇章。
第十一站
水滸文化壇群
第十二站
家風家教展學館
家風家教書法展學館以“家風文化”為展入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當代價值。共分為“上古家風”“圣賢家風”“經典家訓”“紅色家風”“家風故事”“母教文化”六個展區,同時配有研學教室三個,拓印桌100余張。以“展廳+研學書院”的“家風文化綜合體”形式,打造了一個“家風精神文化傳習高地”。
第十三站
手作工坊
手工作坊展館再現了老一輩木匠、鐵匠、石匠等各類手工匠人的工作場景,致敬工匠精神、復興手作藝術。同時配備大量手工制作的場地及設備,讓更多的人體驗到手作藝術的美好,讓手工藝回歸大眾視野。
第十四站
十二香型展示體驗中心
中國釀酒工藝傳承上千年,不同的釀造工藝、制曲工藝、不同的風味特征物質對感官的影響逐漸形成了現在白酒的12種香型。在這里可以感受每種香型獨特的魅力所在。
第十五站
省級非遺傳承保護體驗廳
景陽岡位于山東省聊城陽谷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1、景陽岡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總占地面積33.3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2、其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
第十六站
賴茆復窖酒庫
賴茆復窖工藝是景陽岡賴茆的核心技術,即“用140種中草藥”封藏于陶壇四周,使其與中藥分子相互滲透,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賴茆復窖酒庫就是1985年在賴世倫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建設的,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
第十七站
水滸文化長廊
長廊利用浮雕的形式,形象的展示了水滸人物一百單八將,每位人物都有配詩說明。人物雕刻生動形象,配詩自然貼切,是對名著《水滸傳》的詳細解讀。
更多美景,等您欣賞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