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旅游資訊
公眾號ID:sx710075
關注
說起陜西乾縣,那可是遠近聞名。
乾縣,古稱乾州,現隸屬于陜西省咸陽市,是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就在乾縣。
乾縣地處關中平原和渭北旱塬的過渡地帶,這里地形多樣,物產豐富,是咸陽傳統美食的聚集地。
在陜西美食大家族里,乾縣有幾樣美食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那就是被當地人譽為“乾州四寶”的豆腐腦、鍋盔、酸湯掛和馇酥。
豆腐腦
乾縣豆腐腦,辣子是絕對的靈魂。紅艷艷的一碗,嫩嫩的豆腐冒出個尖兒,猶如火山積雪。初次看到的人大多會被嚇一跳,殊不知,這辣椒多為咸陽本地興平一帶產的秦椒,顏色鮮艷,香而不燥。
對于喜歡吃辣的人來說,這一碗豆腐腦,看著就提勁。
用淺勺輕輕將豆腐腦舀到碗里,澆上鹵汁,加蒜泥、香醋、油潑辣子,再配上外焦里嫩的乾州鍋盔,更有獨特的享受。
乾州鍋盔
陜西八大怪里有一怪——“鍋盔像鍋蓋”,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州鍋盔、岐山縣鍋盔、扶風縣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鳳翔縣鍋盔等。
乾州鍋盔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
乾州鍋盔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干酥,色形美觀。
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饑、耐貯,攜帶方便。
酸湯掛面
相傳在修筑乾陵時,士卒和民工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干,當地群眾為能使他們吃上面條,便把橄好切細的面條搭在竹竿曬干切斷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讓士卒和民工在勞動之余,下鍋煮熟,入酸湯食之 ,不但能充饑還能解乏止渴,的確為上等慰勞食飯。后來有人把曬干面條改為手工掛面,在酸湯中有加了漂稍,就成了如今的酸湯掛面。
時至今日,乾縣南片很多村民依然堅持做手工掛面。
制作乾州掛面,首先要選用苜蓿地里生長的小麥,這種小麥皮薄面飽,有筋性,謂之“筋麥”。用這種小麥磨出面粉,作為制作掛面的基本原料,經配料、和面、揉面、醒面、切條、掛制等幾道工序制成掛面。
做好的酸湯面柔軟耐嚼,湯香撲鼻,夏天吃上一碗,絕對讓你胃口大開,醒腦提神。
馇 酥
馇酥,以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紅絲、綿白糖作餡,入鍋油煎,餅即提倡成泡,顏色金黃,香酥適口。
據傳,馇酥的歷史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原為宮中食品,在唐代祭祀乾陵時作為供品敬獻,隨之流傳到民間。
馇酥油大不膩,色黃味香,外酥里脆,老少咸宜。
乾州四寶是流傳在乾州
以至關中1300余年的特色地方飲食
具有深厚的關中飲食文化特色
一千多年來
這片土地上王朝興衰更迭
但它們用不變的美味
滋養著關中人的胃
如果你近期有出行計劃
關注我們
領取屬于你的那一份小美好
云景風行卡免費送
全國2000家景區門票 免票 及折扣
有同行人員時
會員免票同行打折
節假日全國通用,全年不限次數
怎么領?
掃描二維碼
關注“陜西旅游資訊”公眾號
即可注冊領取云景風行卡
領取完成后
選擇想去的景區
直接跳轉驗證成功
出示驗證界面給景區即可
限時限量 抓緊時間領取哦!
制作:湘湘 / 審核:澤川
?2019《陜西旅游》5月電子刊
?端午旅行丨去陜西這9個地方,尋找一個清涼的夏天~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