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一全家滅門,慘絕人寰
1、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大德羅維奇,他的全家在1918年7月17日凌晨被烏拉爾蘇維埃秘密處決。這是一場沒有經過任何審判的殺戮,尼古拉二世及妻兒及隨從人員無人幸免,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處絕了。
2、生在末代帝王家,總是最悲情的一群人。1918年7月17日,對于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而言,這天可稱得上是“世界末日”。
3、不過,無論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殺是否罪有應得,也不管尼古拉二世到底冤不冤枉,其實,尼古拉二世的遭遇,用西方的一個喻言解釋最為貼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遇難后,只有小女兒僥幸逃生,她最后的結局如何...
1、將尼古拉二世夫妻二人,加上一個兒子,四個女兒和四名隨從全部擊斃,并將11具尸體運到樹林中焚燒,扔進廢棄礦。顯赫一時的末代沙皇一家,就此全部殞命。
2、報紙上赫然寫著,沙皇最小的女兒斯塔西婭并沒有死,由于當時的秘密警察當中,有人不忍心看著一家人全部死于非命,所以他在提前接到命令的時候,就已經通知了他們將最小的女兒轉移。
3、年7月16日晚,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慘遭滅門,然而后來一直有傳言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兒僥幸逃生。
十月革命為什么要殺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
因為繼二月革命后的十月革命,是列寧領導以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因為早在尼古拉二世當皇帝的時候,他就曾逮捕流放了列寧,還曾殺死了列寧的哥哥。但列寧哥哥的判決是經過法庭審判的結果,而并非尼古拉二世一人之見。
簡單的說,殺掉尼古拉二世是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用最低的成本避免和白軍開戰。俄羅斯聯邦的歷史觀不同于蘇聯,尤其是對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描述。如果我們從今天俄羅斯的歷史觀來看這件事。
社會革命黨人和保皇派各種反動勢力,蠢蠢欲動。列寧認為不能把尼古拉二世這面活的旗幟留給保皇派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特別是在當時及其緊張的局勢之下,斬草除根很有必要,于是下令槍殺尼古拉二世及他全家。
所以說對沙皇本人的處置,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尼古拉二世應該為其對俄國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償還血債。然而,槍斃其家庭成員,這是有違人道主義原則的,是在紅色恐怖名義下,對人權的除暴侵犯,應該受到譴責。
同時,外國的資本主義政府也將手伸到蘇聯境內,企圖利用尼古拉二世來對抗新政府,所以,在內憂外患下,蘇俄做出殺死尼古拉二世全家的決定。0保皇派的白軍迫近關押沙皇的城堡 白軍是當時新生的蘇俄政府最大的敵人。
其中,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在他登基的時候,俄國政府的統治已經接近崩潰,因為這個人不惜以自己國家的安全為代價對外擴張,他也沒有為國家的改革盡心盡力。長期的不滿使他們的統治毫無用處。
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是暴君嗎
1、統治期間,國內更是慘案頻發,對外戰事不絕,尼古拉二世繼承了其父親亞歷山大三世的專橫專制進行統治。尼古拉二世加冕時發生了“賀登卡”事件,他對群眾生死的輕視和冷酷暴露無遺。
2、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全名尼古拉·羅曼諾夫,是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后一個專制君主(1894—1917年)。
3、…尼古拉二世,他寵信妖僧拉斯普京,被自己的民眾視為暴君。薩拉熱窩事件后,他為斯拉夫兄弟塞爾維亞撐腰,向親表哥德皇威廉二世宣戰。大戰讓俄國犧牲了數百萬人,最終換來皇室的末日。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ujiusi.com/gonglue/9712.html